卷七·孟子书百里奚
柳子厚《复杜温夫书》云:“生用助字,不当律令,所谓乎、欤、耶、哉、夫也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宜考前闻人所使用,与吾言类且异,精思之则益也。”予读《孟子》百里奚一章曰:“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缪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缪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味其所用助字,开阖变化,使人之意飞动,此难以为温夫辈言也。
柳宗元在《 复杜温夫书》 中说:“生在写文章时,使用助字,不应当受到约束,人们常用的所谓乎、欤、耶、哉、夫等、是疑问字,表示疑问的意思。所谓矣、耳、焉等,是判断字,表示判断的意思。而今,生则认为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仔细查考前人对这些字的使用,与我上面所说的是不同的,从此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是有益的。”我在读《 孟子》 一书时,见到关于百里奚的一段记载,说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的所得来干求秦穆公,这话可信吗?其回答是:“他竟不知道用饲养牛的方法来干求秦穆公是‘为污也,可谓智乎?’他预见到虞公不可以劝阻,便不去劝阻,‘可谓不智乎?’他又预知到虞公将要灭亡,因而早早离开,‘不可谓不智也?’当他在秦国被推举出来的时侯,便知道秦穆公是一位可以帮助而有作为的君主,‘可谓不智乎’?”仔细辨别所使用的助字,开合变化,使人思绪飞动,这段话对温夫之辈来说是非常难的。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神仙传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