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北道主人
秦、晋围郑,郑人谓秦盍舍郑以为东道主。盖郑在秦之东,故云。今世称主人为东道者,此也。《东汉》载北道主人,乃有三事:“常山太守邓晨会光武于巨鹿,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又“光武至蓟,将欲南归,耿弇以为不可,官属腹心皆不肯,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彭宠将反,光武问朱浮,浮曰‘大王倚宠为北道主人,今既不然,所以失望。’”后人罕引用之。
秦国和晋国结成联盟,围攻宋国,郑人说秦国为什么不把郑国留下作为东道主。这是因为郑国位于秦国东部,所以这样说。现在人们称主人为东道主,其由来即在于此。《 汉书》 中载有北道主人,共见三处。其一是《 邓晨传》 中记载:常山(今河北唐县倒马关)太守邓晨与汉光帝巨鹿(今河北平乡)相会,邓晨(字伟卿),要求跟随光武帝进攻邯郸(令河北邯郸)。光武帝回答说:“伟卿你一人跟随我出战,不如以一郡之地为我的北道主人。” 其二是《 耿弇传》 记载,耿弇跟随汉光武帝来到了蓟州(今河北蓟县),听说敌方的军队已到邯郸,光武帝想率师南归。于是便召集各位将领共同研究议论这事。在议论中,诸说不一,耿弃不赞成光武帝南归,认为只要调集渔阳(今河北密云)、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两郡的兵力,邯郸是不必多虑的。而光武帝的部下心腹们则不赞成这一意见,光武帝在进行盘决时,指着耿弇说:“你是我的北道主人。”其三是《 彭宠传》 记载,彭宠投归汉先武帝后,投予大将军。不久,又想举兵反叛。光武帝问幽州(今北京市)牧朱浮:“彭宠为什么相叛?”朱浮说:“ 当初,彭宠率众来归,你赠送他衣服佩剑,依靠他为北道主人,二人亲切握手,交欢并坐。如今不是这样,所以令人失望。”这里三处提到北道主人,但后人很少有人引用北道主人一词。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魏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