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史记世次
《史记》所纪帝王世次,最为不可考信,且以稷,契论之,人皆帝喾子,同仕于唐、虞。契之后为商,自契至成汤凡十三世,历五百余年。稷之后为周,自稷至武王凡十五世,历千一百余年。王季盖与汤为兄弟,而世之相去六百年,既已可疑。则周之先十五世,须每世皆在位七八十年,又皆暮年所生嗣君,乃合此数,则其所享寿皆当过百年乃可。其为漫诞不稽,无足疑者。《国语》所载太子晋之言曰:“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皆不然也。
《史记》记载的帝王世代次序,最经不起考验,就稷和契来说吧!二人都是帝喾的儿子,同在尧、舜时代作官。契的后代是商,从契到成汤共十三代,历时五百余年。稷的后代是周,从稷到武王,共十五代,历时一千一百多年。论辈份王季(文王之父)应和商汤是兄弟,差了两代,竟差了六百年,这已经很可疑了。那么周朝的先人十五代,必须每代在位七八十年,又都是晚年得子,才符合此数。而他们所享的年寿,不超过一百岁才可以。《史记》记载的荒谬和经不起考察,是无可怀疑的了。《国语》所载太子晋的话:“从后稷莫定基础,安定人民,经过十五代至文王才得天下。”都是不对的.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