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方·谷米第四
薏苡仁,味甘温无毒,主筋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力。其生根,下三虫。《名医》云∶薏苡仁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胡麻,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下后,虚热困乏。久服轻身不老,聪耳明目,耐寒暑,延年。
白麻子,味甘平无毒,宜肝,补中益气,肥健不老。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风毒肿,复血脉,产后乳余疾。
饴,味甘微温无毒,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卒嗽。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主久风湿痹,筋挛膝痛,除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痣面,润泽毛皮,宜肾。
生大豆,味甘平冷无毒,生捣醇酢和涂之,治一切毒肿,并止痛。煮汁冷服之,杀鬼毒,逐水胀,除胃中热,却风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三建,解百药毒。
不 ?
赤小豆,味甘咸平冷无毒,下水肿,排脓血。一名赤豆。不可久服,令人枯燥。
青小豆,味甘咸温平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利小便,除吐逆,卒 下腹胀满。黄帝云∶青小豆合鲤鱼 食之,令人眼黄,五年成干 病。
大豆豉,味苦甘寒涩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辟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杀六畜胎子诸毒。
扁豆,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大热风。其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不过八九顿,作热风,令人眉须落,又还生仍稀少。泾 以北多患此疾
大麦,味咸微寒滑无毒,宜心,主消渴,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作 温,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 ,止泻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
小麦。味甘微寒无毒,养肝气,去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令女人孕必得,易作曲,主小儿病食不消,下五痔虫,平胃气,消谷止利。
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热中,除消渴,止泻利,利小便,益气力,补中轻身长年。
黄粱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和中,止泻利。
白粱米,味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粟米,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
陈粟米,味苦寒无毒,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上气霍乱,止泻利,除热,去烦渴。
白黍米,味甘辛温无毒,宜肺,补中益气。不可久食,多热,令人烦。
陈廪米,味咸酸微寒无毒,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利。
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秫米,味甘微寒无毒,主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气。黄帝云∶暴下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扁鹊云∶久饮酒者,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醉当风卧,以扇自扇成恶风,饱食讫多饮水及酒,成痞僻。
稷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安中,补虚和胃宜脾。
粳米,味辛苦平无毒,主心烦,断下利,平胃气,长肌肉,温中。
糯米,味苦温无毒,温中,令人能食,多热,大便硬。
酢,味酸温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血晕。扁鹊云∶多食酢,损人骨,能理诸药,消毒热。
盐,味咸温无毒,杀鬼蛊邪注毒瓦斯,下部 疮,伤寒寒热,能吐胸中痰 ,止心腹卒痛,坚肌骨。不可多食,伤肺喜咳,令人肤色黑,损筋力。扁鹊云∶盐能除一切大风疾痛者,炒熨之。黄帝云∶食甜粥竟食盐即吐,或成霍乱。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