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论一首 方十五首)
论曰∶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有上世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痒,仍作赤色。人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其临困之时,已阔三寸,高一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中皆脓出。
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如泥,捻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饼子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仍服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中。)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又法,诸发背未作大脓,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不住,瘥止。此病忌面酒五辛等。亦有当两肩上发者。
凡服石人,皆须劳役四体无令自安,如不尔者,多有发动。亦不得随便恣意取暖,称已适情,必须遗欲以取寒冻。虽当时不宁,于后在身多有所益,无发动之虑耳。
凡肿起背胛间,头白如黍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即名发背也。禁房室、肉酒、面蒜。若不灸治,即入内杀人。若灸当疮上七八百壮。有人不识,多作杂肿治者皆死。
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
用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如薄泥,根据肿作饼子,浓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瘥。
治痈疽发背已溃、未溃及诸肿毒方∶
栝蒌根 榆白皮 胡燕窠 鼠坌土(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以女人月经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肿上,干即易。溃者,四面封之,已觉即封,从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发背,背上初欲结痈方∶
大黄 升麻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栀子(三七枚)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进。
内补散
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
当归 桂心(各二两) 人参 川芎 浓朴 防风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绝。(《外台》无防风、甘草、白芷)
又方 治痈疽发背方。
蜀椒 干姜 黄芩 人参(各二分) 桂心(一分) 白蔹 甘草 附子 防风(各一两)川芎(二两) 小豆(一合半)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 方。
李根皮(一升) 栝蒌根 半夏(各五两) 通草 白蔹 桔梗 浓朴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葛根(三两) 桂心 芍药(各四两) 川芎(六两)
上十五味治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余痈疖,服此散瘥。
大内塞排脓散
治发背痈肿,经年瘥后复发,此因大风或结气在内,经脉闭塞至夏月以来出攻于背,久不治,积聚作脓血为疮内漏方。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一分) 甘草 石斛 人参 桂心 芍药(各三分) 巴戟天 麦门冬 干地黄 肉苁蓉 远志(各八分) 当归 石苇 川芎(各四分) 附子(二分)地胆 ?
上二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长服终身不患痈疖。
治发背方∶
用乱发灰,酒服方寸匕,亦治瘭疽。
又方 猪脂敷上,日四五度,亦治发乳。(《救急方》云∶取猪羊脂切作片,冷水浸贴上,暖易之,五六十片,瘥。若初贴,少许即寒,寒定好眠甚妙)。
又方 三年醋滓,微火煎令稠,和牛脂敷上。
又方 猪狗牙烧灰,醋和敷上,日三四易。
又方 烧古蚌灰,以鸡子白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 饮铁浆二升,取利,(见本论中)。
又方 蛇头灰醋和敷,日三易。
又方 烧鹿角灰,醋和敷之,日四五易。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