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方·胸痹第七
(论二首 方十二首 灸法五首)
论曰∶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痛,不治之,数日杀人。
论曰∶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人脉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栝蒌汤
治胸痹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方。
栝蒌实(一枚) 半夏(半斤) 薤白(半斤) 枳实(二两) 生姜(四两)
上五味 咀,以白 浆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仲景、《肘后》不用生姜,枳实,半夏)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方。
枳实(四枚) 薤白(一斤) 桂枝(一两) 浓朴(三两) 栝蒌实(一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仲景方用浓朴四两,薤白半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茯苓汤
治胸中气塞短气方。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 杏仁(五十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为六服,日三,未瘥更合服。
治胸痹候胸中 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宜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五枚) 生姜(半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金匮》名橘皮枳实生姜汤。)
治中汤
治胸痹方(方见二十卷膀胱腑霍乱门)。
通气汤
治胸满短气噎塞方。
半夏(八两) 生姜(六两) 橘皮(三两) 吴茱萸(四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无橘皮,用桂枝三两。
细辛散
治胸痹达背痛短气方。
细辛 甘草(各二两) 枳实 生姜 栝蒌实 干地黄 白术(各三两) 桂心 茯苓(各三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蜀椒散
治胸痹达背方。
蜀椒 食茱萸(各一两) 桂心 桔梗(各三两) 乌头(半两) 豉(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前胡汤
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方。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各二两) 黄芩 当归 人参 桂心(各一两) 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 竹叶(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 人参 茯苓 生姜 麦门冬 饧(各三两) 黄芩 当归桂心(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二服。
熨背散
治胸背疼痛而闷方。
乌头 细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两) 川芎(一两六铢)
上七味治,下筛,帛裹微火炙令暖,熨背上,取瘥乃止,慎生冷,如常法。
下气汤
治胸腹背闭满上气喘息方。
杏仁(四七枚) 大腹槟榔(二七枚)
上二味 咀,以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再服,曾患气发辄合服之。
槟榔汤
主破胸背恶气声音塞闭方。
槟榔(极大者四枚,小者八枚)
上一味二品 咀,以小儿尿三升煮减一升,去滓,分三服,频与五剂永定。
灸法
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壮,穴在鸠尾上一寸,忌针。胸痹满心痛,灸期门,随年壮,穴在第二肋端乳直下一寸半。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