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方二十三首 灸法一首)
白垩丸
治妇人月经一月再来,或隔月不来,或多或少,淋沥不断,或来而腰腹痛,嘘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黄黑色,或如水,举体沉重方。
白垩 白石脂 牡蛎 禹余粮 龙骨 细辛 乌贼骨(各一两半) 当归 芍药 黄连 茯苓 干姜 桂心 人参 瞿麦 石苇 白芷 白蔹 附子 甘草(各一两) 川椒(半两)
上二十一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三。至月候来时,日四五服为佳。
桃仁汤
治产后及堕身,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四体嘘吸不能食,腹中坚痛,不可行动,月水或前或后,或经月不来,举体沉重,惟欲眠卧,多思酸物方。
桃仁(五十枚) 泽兰 甘草 川芎 人参(各二两) 牛膝 桂心 牡丹皮 当归(各三两) 芍药 生姜 半夏(各四两) 地黄(八两) 蒲黄(七合)
上十四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半,分六服。
仁汤
治月经不调,或一月再来,或两月三月一来,或月前或月后,闭塞不通方。
杏仁(二两) 桃仁(一两) 大黄(三两) 水蛭 虻虫(各三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当有物随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勿止,尽三服。
大黄朴硝汤
治经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风冷所致,宜下之方。
大黄 牛膝(各五两) 朴硝 牡丹 甘草 紫菀(各三两,一作紫葳) 代赭(一两)桃仁 虻虫 水蛭 干姜 细辛 焰硝(各二两,旧本作芒硝) 麻仁(五合)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纳硝令烊,分五服,五更为首,相去一炊顷,自下后将息。忌见风。
茱萸虻虫汤
治久寒月经不利,或多或少方。
吴茱萸(三升) 虻虫 水蛭 虫 牡丹(各一两) 生姜(一斤) 小麦 半夏(各一升)?(一两半) 芍药(二两)
上十五味 咀,以酒一斗,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适寒温,一服一升,日三。不饮酒者,以水代之。汤欲成乃纳诸虫。不耐药者,饮七合。
抵当汤
治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方。
虎掌(《千金翼》作虎杖) 大黄(各二两) 桃仁(三十枚) 水蛭(二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之,当下恶血为度。
七熬丸
治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默默不欲寤,心烦方。
大黄(一两半) 前胡(一作柴胡) 芒硝(熬,各五两) 葶苈 川椒(并熬,各六铢) 生姜 川芎 茯苓(各十五铢) 杏仁(九铢,熬) 桃仁(二十枚熬) 虻虫(熬) 水蛭(各半合,熬)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腹饮服七丸,日三,不知加一倍。(一方有 虫、牡丹各。
桃仁散
治月经来绕脐痛,上冲心胸,往来寒热,如疟疰状方。
桃仁(五十枚) 虫(二十枚) 桂心(五寸) 茯苓(一两) 薏苡仁 牛膝 代赭(各二两) 大黄(八两)
上八味治下筛,隔宿勿食,温酒服一钱匕,日三。
治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方∶
虫(四枚) 川椒 干姜(各六铢) 大黄 女青 桂心 川芎(各半两)
上七味治下筛,取一刀圭,先食酒服之,日三,十日微下,善养之。
牡丹大黄汤
治月经不调,或月前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胞中风寒,下大黄 朴硝(各四两) 牡丹(三两) 桃仁(一升) 人参 阳起石 茯苓 甘草 水蛭 虻虫(各二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朴硝令烊尽,分三服,相去如一饭顷。
阳起石汤
治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赤或白方。
阳起石 甘草 续断 干姜 人参 桂心(各二两) 附子(一两) 赤石脂(三两) 伏龙肝(五两) 生地黄(一升)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中伏热,月经不利,血气上抢心,欲呕不可多食,懈怠不能动方∶
大黄 芍药 虻虫(各二两) 土瓜根 川椒 黄芩 白术 地骨皮(一作炭皮) 干姜 川芎(各一两) 桂心 干漆(各一两半)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不知加之。(《千金翼》有炭皮,作炭皮丸。)
牛膝丸
治产后月水往来,乍多乍少,仍复不通,时时疼痛,小腹里急,下引腰身重方
牛膝 芍药 人参 大黄(各三两) 牡丹皮 甘草 当归 川芎(各二两) 桂心(一两)
上十四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
又方 鹿角末服之良。
又方 生地黄汁三升,煮取二升服之。
又方 饮人乳汁三合,善。
又方 烧月经衣井花水服之。
又方 烧白狗屎焦为末 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取白马尿,服一升良。
治月经不断方∶
船茹一斤,净洗,河水四升半,煮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 服地黄酒良。
又方 服大豆酒佳。
又方 烧箕舌灰酒服之。
又方 灸内踝下白肉际青脉上,随年壮。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三国志
- 宋史
- 旧唐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