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分兵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率领军队出征,三军分别驻扎在几个地方,主将要按期集结军队会同作战,明定赏罚制度,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陈,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太公答道:“但凡用兵的法则,由于三军人数众多,必定有分合的变动。率军大将事先确定战斗的地点,作战的时间,然后下达文书给部下各将佐,约定进攻包围的城邑,各自会聚在一定的地方,明确地告知战斗的日期,军队到达的时间。然后,大将设立营帐,布陈阵式,在辕门竖立木杆,观日影记时,清理道路,等待各将吏的到来。各将吏到来的,核定到来的先后,在约定时间之前到来的,给以奖赏,在约定时间之后到来的,斩首。采用这样的措施,不论远近就会赶来集合,三军都到了,共同努力,会同作战。”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