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韬·金鼓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正好碰上严寒或酷暑,或者是每日大雨下了十日还未停止,造成沟堑营垒全部毁坏,山险要隘不能守备,侦察哨兵懒散松懈,士兵疏于戒备。这时,敌人乘天黑前来袭击,全军上下都没有准备,官兵疑惑混乱,对此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敌人若来,亲我军之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太公回答说:“凡是军队,只要加强戒备就能巩固,如果放松警惕就会失败。命令我军营垒之上,口令问答之声不绝,哨兵手持旗帜,与营垒内外联络,相互传递号令,不要使金鼓之声断绝,士卒面向敌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每三千人编为一屯,严加告诫和约束,使每个人都能小心谨慎地做好自己的防守工作。如果敌人前来进犯,看到我军戒备森严,就算来到我军阵前,也必会因害怕而撤退。这时,我军乘敌人力气衰竭士气低落之时,派遣精锐部队紧随敌后攻击敌人,将其一举歼灭。”
武王曰:“敌人知我随之,而伏起锐士,佯北不止,遇伏而还,或击我前,或击我后,或薄我垒,吾三军大恐,扰乱失次,离共处所,为之奈何?”
武王又问:“如果敌人查探到我军将跟踪追击,于是事先埋伏下精锐部队,然后假装撤兵,当我军进入敌伏击圈时,敌人就掉转头来配合其伏兵向我反击。有的攻打我前部,有的袭击我后部,有的逼近我营垒,让我军上下大为恐慌,自相惊扰,行列混乱,士兵们纷纷擅离职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分为三队,随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队俱至,或击其后,或陷其两旁,明号审令,疾击而前,敌人必败。”
太公答道:“应该把我军分为三队,分头去跟踪追击敌人,千万不要走进敌人的伏击地区,在进入敌人伏击圈前三支部队要同时追上敌人。有的攻打敌人的前后,有的攻击敌人的两侧,并严明号令,使士兵迅速出击。这样,敌人必被打败。”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小说家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