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提要记载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
唐温大雅撰。大雅,字彦宠,并州祁人,官礼部尚书,封黎国公,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唐志》、《宋志》皆作三卷,惟《文献通考》作五卷。此本上卷记起义旗至发引四十八日之事,中卷记起自太原至京城一百二十六日之事,下卷记起摄政至即真一百八十三日之事。与《书录解题》所云记三百五十七日之事者,其数相符。首尾完具,无所佚阙,不应复有二卷。《通考》殆讹三为五也。大雅本传称高祖兵兴,引为记室参军,主文檄。则此书得诸闻见,,记录当真。今取与《高祖本纪》相较,若刘仁恭为突厥所败,炀帝驿系高祖。此书称高祖侧耳谓秦王曰:隋运将尽,吾家继膺符命。所以不早起兵者,为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是兴师由高祖,而《本纪》则谓举事由秦王。又此书载隋少帝以夏四月诏曰:今遵故事,逊於旧邸。而《本纪》则系之五月戊午。凡此之类,皆颇相牴牾。书中所谓大郎即建成、二郎即太宗,於太宗殊无所表异。胡震亨《跋》谓大抵载笔之时,建成方为太子,,故凡言结纳贤豪,攻略城邑,必与太宗并称,殆其然欤。抑或贞观十七年敬播、房玄龄、许敬宗等所修《高祖实录》,欲以创业之功独归太宗,不能无所润色也。观大雅所讳,独宫婢私侍一事耳。至於称臣突厥,则以不用书而用启,隐约其词。而於炀帝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则载高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於炀帝命击突厥,则载高祖私谓人曰:天其或者将以畀余。俱据事直书,无所粉饰。则凡与唐史不同者,或此书反为《实录》,亦未可定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太白阴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