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治家篇·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字谕纪泽儿,
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其益,陈岱云姻伯之子,号吉生者,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忧尔之过于佚也。
新妇初来,宜教之入厨作羹,勤于纺织,不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忧,各争针业之工,所织之布,做成衣袜寄来,余亦得察闺门以内之勤惰也。
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四年所买衡阳之田,可觅人售出,以银寄营,为归还李家款。父母存,不有私财,士庶人且然,况余身为卿大夫乎?
余癣疾复发,不似去秋之甚,李次青十六日在抚州败挫,已详寄沅甫函中,现在崇仁,加意整顿,三十日获一胜仗;口粮缺乏,时有决裂之虞,深为焦灼,尔每次安禀,详陈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起居,阖家之琐事,学堂之功课,均须详载,切切此谕!(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