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穷战
凡战,如我众敌寡,彼必畏我军势,不战而遁,切勿追之,盖物极则反也。宜整兵缓追,则胜。法曰:“穷寇勿迫。”
凡是作战中,如果敌众我寡,敌人必因惧怕我军势强,不敢与我交战而逃走。对于这种为保存实力而退走的敌人,千万不能贸然追击,因为物极必反,急了敌必反身死战,对我军不利。应当以整个兵力对敌实施有条不紊地追击,只有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诚如兵法所说:“对于被困的垂死之敌,不可以穷追猛赶。”
汉,赵充国讨先零羌,兵至羌虏所。羌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辎重,欲渡湟水。道隘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死战。”诸校皆曰:“善。”羌赴水溺死者数百,余皆奔溃。
西汉宣帝时期,后将军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羌。赵充国率兵进至羌军驻扎的地方,发现羌兵因长期驻扎这里,已经非常松懈,发现汉军到来便丢弃战车辎重,企图渡过湟水而西逃。因为所经道路险要狭窄,赵充国率军在后面缓慢地追逐羌军。有人对此提出意见说:“追逐敌人应该越快越好,现在这样太过缓慢了。”赵充国回答说:“这是陷于困迫危殆的敌人,不可追的太急。慢一点敌人就会无所反顾地向前逃走;追赶的太快就会迫使敌人反身与我军拼死一战。”众校尉听后都赞同说:“讲得好。”羌兵因为慌忙逃走,故在争渡湟水时淹死数百人,其余的人都溃散逃命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新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