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易战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胜敌。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凡是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开始进攻。如果敌人在多处地方屯兵防守,其中一定会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该避开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
《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谋及臣下〕,宇文弼〔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
据《北史》记载,(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准备进攻北齐的河阳,当他询问臣下应用何种计策的时候,内史都上士宇文弼献策说:“今天我们对齐作战,必须正确选择进攻目标。河阳地处军事要冲,那里驻扎了北齐的精锐部队,我们即使是倾尽全力去围攻它,也很难攻破。若依我的看法,敌人的汾水弯曲之处,戍卫的城垒较小,而且山势平缓,很容易攻下。”周武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因而师出竟无功而还。建德五年,周武帝亲率大军进攻北齐,完全采用了宇文弼的计策,最终于次年正月灭亡了北齐。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