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董
历史来源
「董」源出;
出自姬姓, 以职为姓. 据《姓氏急就篇》云:周朝大夫辛, 有二子, 派往晋国为太史, 董督(管理)晋国的史书典册. 故以「董」为氏。 董狐即为其后. 又据《通志.氏族略》云: 相传古帝虞舜时有董父, 为董氏之祖. 此为神话传说.
家族名人
董狐
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弒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弒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仲舒 (前179~前104)
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着有春秋繁露等书。
董卓 (?- 192)
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弒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董其昌 (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书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性和易,通禅理,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画极潇洒生动。着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书。
地望分布
甘肃省临洮县,山东省定陶县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史通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