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四十九 都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时的郑国,以祖字为氏。据《姓苑》载,春秋初年,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阕,字子都。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美男子,而且他性格勇猛,力量很大,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他死以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称为都姓。
2、出自公都姓,以封邑名为氏。春秋的时候,楚国有公子田,受封于都邑(今地不详),所以称为公都氏,他的那一支子孙,有单姓都的,就成为都氏的一支。都氏的望族居住在黎阳(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家族名人
都胜:明朝宁津人。曾经担任南京羽林左卫指挥捡事。成化初升署都指挥捡事,守备扬州的时候因为平靖叛乱有功。被升迁为参事,协同漕运。后又任过充总兵官、掌漕运等重要的职位。都胜做官一共做了五十年,他所管辖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但是他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每天只吃蔬菜,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也不过增加一盘豆腐,因此人们称他为豆腐总兵。深得人们的敬爱。
都穆:字玄敬。明朝时期吴县人。弘治进士,被授为工部主事。历任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都穆精修博学,在当时很受别人看重,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好学。曾写过好些方面的著作,业余的时候还研究金文。存在于今天的著作有《周易考异》、《史外类抄》等。
迁徙分布
(缺)都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都源出于姬姓,春秋公都氏后裔;公孙阏(子都)后裔。春秋初年,郑国有个公族大夫叫公孙阏,字子都。子都长相英浚勇力过人,深得郑庄公宠幸,因此变得日益骄横。庄公有个得力助手叫颖考叔,子都一直很嫉妒他,就找了机会用暗箭将颖考叔射死。庄公失去了得力助手,十分震怒,便下令巫师诅咒凶手。子都心中有鬼,结果竟然因神经高度紧张而死。子都的后代有以他的名为姓氏的,这就是都氏。郑国大约经过500年左右时间,到了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以后,经过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历史上的大动乱,都氏家族又以山东省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各地播迁,到了宋、明之际,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已经有了都氏子孙的踪迹。在过去的一二千年间,都氏一直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出过许多学业有成就的人士。望族居黎阳郡(今河南浚县东北)。关于“都”姓的来历,蒙古的一支,没有姓氏,只有官职名,祖先是一个叫必里海的人,官职是都达鲁花赤,分管当地宁海州的长官。据《辞海》中对“达鲁花赤”解释为:蒙语,译言掌印官。成吉思汗十八年初置。元代汉人不能任正官,朝廷各部、院、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以掌实权。据《焦志疏考》牟平文史资料第八辑中也提及,“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此后延续下来,现在已到第十四、五代子孙。都姓蒙古族是起源于山东省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的一支姓氏,系元朝蒙古族后裔。在族谱中记载,都姓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负责管理当地军事和农业。后明太祖赐给家族都姓。(余略)
- 推荐作品:
- 集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