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十年
【原文】
【经】
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己巳,齐侯元卒。
齐崔氏出奔卫。
公如齐。
五月,公至自齐。
癸巳,陈夏徵舒弑其君平国。
六月,宋师伐滕。
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
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大水。季孙行父如齐。
冬,公孙归父如齐。齐侯使国佐来聘。
饥。楚子伐郑。
【传】
十年春,公如齐。齐侯以我服故,归济西之田。
夏,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偪也,公卒而逐之,奔卫。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凡诸侯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
公如齐奔丧。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徵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六月,宋师伐滕。
郑及楚平。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
秋,刘康公来报聘。
师伐邾,取绎。
季文子初聘于齐。
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
国武子来报聘。
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翻译】
【经】
十年春季,宣公到齐国。宣公从齐国回来。齐国归还济水以西的土田。
夏季四月丙辰日,有日食发生。
己巳日,齐惠公去世。
齐国崔杼逃到了卫国。
宣公去齐国。
五月,从齐国回来。
癸巳日,陈国的夏徵舒杀掉了灵公。
六月,宋国君对攻打滕国。
公孙归父到齐国,安葬齐惠公。
晋国、宋国、卫国、曹国一起攻打郑国。
秋季,周天子派王季子前来回聘。
公孙归父率领军队攻打邾国,占领了绎地。鲁国发大水。季孙行父去齐国。
冬季,公孙归父到齐国。齐侯派遣国武子前来回聘。
鲁国发生饥荒。楚国攻打郑国。
【传】
十年春季,鲁宣公到了齐国。齐惠公因为我国顺服的缘故,把济水以西的土田归还给我国。
夏季,齐惠公去世。崔杼受到齐惠公的宠信,高、国两族惧怕他威逼,惠公死后就赶走了崔杼,崔杼逃亡到卫国。《春秋》记载说“崔氏”,是说这不是他的罪过,而且把这件事通告诸侯时,也称族而不称名。凡是诸侯的大夫离开本国,通告诸侯说:“某氏的守臣某,不能守宗庙了,谨此通告。”凡是有友好往来的国家就发给通告,不是,就不发通告。
宣公奔赴齐国参加丧礼。
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征舒家喝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长得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君王。”夏征舒对此感到愤恨。灵公出去,夏征舒从马房里用箭射死灵公。孔宁、仪行父逃亡到楚国。
滕国人依靠晋国而不事奉宋国,六月,宋国的军队进攻滕国。
郑国和楚国讲和,诸侯的军队进攻郑国,讲和以后回国。
秋季,刘康公前来回聘。
鲁国出兵进攻邾国,占领了绎地。
季文子第一次到齐国聘问。
冬季,子家到了齐国,这是为了向齐国解释鲁国进攻了邾国的缘故。
国武子前来回聘。
楚庄王进攻郑国。晋国的士会去救郑国,在颍水北面赶走了楚军。诸侯的军队在郑国留守。郑国的子家死。郑国人为了讨伐杀害幽公的那次动乱,打开了子家的棺材,并赶走了他的族人。改葬幽公,把他的谥号改为“灵”。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