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十八年
【原文】
【经】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狄救齐。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传】
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
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
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还。
秋八月,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燬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狄师还。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翻译】
【经】
十八年春季,周历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国人一起攻打齐国。
夏季,出兵援救齐国。
五月戊寅日,宋国在甗地与齐国交战,齐国战败。
狄人援救齐国。
秋季八月丁亥日,安葬齐桓公。
冬季,邢人、狄人进攻卫国。
【传】
十八年春季,宋襄公率领曹共公等攻打齐国。三月,齐国人杀了无亏。
郑文公开始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把铜赐给他,不久又后悔,和他盟誓说:“不要拿来铸造武器。”所以郑文公用它铸造了三座钟。
齐国人准备立孝公为国君,挡不住四公子一伙的反对,孝公逃亡到宋国,四公子一伙就和宋军作战。
夏季,五月,宋国在甗地打败了齐国,立了孝公,然后回国。
秋季,八月,安葬齐桓公。
冬季,邢人、狄人进攻卫国,包围了菟圃。卫文公把国君的地位推让给父兄子弟和朝廷上的其他人,说:“谁如果能治理国家,我就跟从他。”大家不同意,而后在訾娄摆开阵势。狄军就退回去了。梁伯扩充了疆土,筑了很多城邑,却不能把百姓迁往那里,把那地方命名为新里,但被秦国占取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蛮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