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衆畏險民,咸其安也。輔其正而獲吉也。剛位於尊也。本其陽之德行,仁也。居中可以長正也。長正可以寧方也。筮而比之,亦何咎也,則不寧,輔而安矣。後夫道窮,雖求輔,凶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地載水而澤也,水得地而安也。下得上而寧也,上得下而位也。故先王建萬國和親諸侯,然後天下安也。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衆各保其所居也。能初以求比,是以吉也。知乎幾,辨乎微,爲天下首。比必自誠信盈於素分也。素分盈,則主恩及,而他吉來矣。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為五内比,應而相合,承其私也。為衆所覩也。能自守中正,故保其吉也。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不正,不能辨,其去就,而輔於上,無首也。可比非其人乎,不亦傷矣。
六四,外比之,貞吉。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比於尊,剛承上,輔賢,得正,吉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為天下王也,背之以來,皆吾人也。則可以安天下矣。獨守其中,而私其應,為衆所觀,非顯其私歟。疾其背,而愛其向也。則失其不來者矣。邑有家者也,私也,豈王者顯私也。偏其私,故邑人不誡,王所使之,然也。雖顯,其吉。正其位而尊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無誠於附,道窮,而比,戮,斯及矣,何終哉。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魏书
- 金史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