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暦數
昔者,聖王之造暦數也,察紀律之行,觀運機之動,原星辰之迭中,寤晷景之長短,於是管儀以准之,立表以測之,下漏以考之,布筭以追之。然後元首齊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順序,四時不忒。夫暦數者,先王以憲殺生之期,而詔作事之節也,使萬國之民不失其業者也。
昔少皥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揉(《史記·曆書》作"擾"),不可方(《史記》作"放")物。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毋相侵黷(《史記》作"瀆")。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堯復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敎之。故《書》曰:"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暦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於是隂陽調和,災厲不作,休徴時至,嘉生蕃育,民人樂康,鬼神降福,舜、禹受之,循而勿失也。及夏德之衰,而羲和湎淫,廢時亂日。湯武革命,始作暦明時,敬順天數。故《周禮》太史之職:正歳年以序事,頒之於官府及都鄙,頒告朔於邦國。於是分至啓閉之日,人君親登觀臺以望氣,而書雲物爲備者也。故周德旣衰,百度墮替,而暦數失紀。故魯文公元年閠三月,《春秋》譏之,其《傳》曰:"非禮也,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餘於終,事則不悖。又哀公十二年十二月螽,季孫問諸仲尼,仲尼曰:"丘(徐本誤作"某",按《左傳》即作"丘")聞之也,火復而後蟄者畢,今火猶西流,司暦過也。"言火未伏,明非立冬之日。自是之後,戰國搆兵,更相吞滅,專以争強攻取爲務,是以暦數廢而莫脩,浸用乖繆。大漢之興,海内新定,先王之禮法尚多有所缺,故因秦之制以十月爲歳首,暦用顓頊。孝武皇帝恢復王度,率由舊章,招五經之儒,徴術數之士,使議定漢暦。及更用鄧平所治,元起太初,然後分至啓閉不失其節,弦望晦朔可得而驗。成、哀之間,劉歆用平術而廣之,以爲三統暦,比之衆家,最爲備悉。至孝章皇帝,年暦踈濶,不及天時,及更用四分暦舊法,元起庚辰。至靈帝(徐湘琳曰:"當增一'時'字。")四分暦,猶復後天半日。於是會稽都尉劉洪更造乾象暦,以追日月星辰之行,考之天文,於今爲宻。會宫車宴駕,京師大亂,事不施行,惜哉!
上觀前化(徐湘琳曰:"化,疑為'代'字之誤。"),下迄於今,帝王興作,未有奉贊天時以經人事者也。故孔子制《春秋》,書人事而因以天時,以明二物相須而成也。故人君不在分至啓閉,則不書其時月,蓋刺怠慢也。夫暦數者,聖人之所以測靈耀之賾而窮玄妙之情也,非天下之至精,孰能致思焉。今麤論數家舊法,綴之於篇,庶爲後之逹者,存損益之數云耳。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