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韩三·建信君轻韩熙
建信君轻韩熙,赵敖为谓建信侯曰:“国形有之而存,无之而亡者,魏也。不可无而从者,韩也。今君之轻韩熙者,交善楚、魏也。秦见君之交反善于楚、魏也,其收韩必重矣。从则韩轻,横则韩重,则无从轻矣。秦出兵于三川,则南围鄢,蔡、邵之道不通矣。魏急,其救赵必缓矣。秦举兵破邯郸,赵必亡矣。故君收韩,可以无亹。
建信君蔑视韩熙,赵敖为他对建信君说:“从国家形势看,与邻国联合就能生存,不与邻国联合就会灭亡,是魏国。不能舍弃邻国而进行合纵的,是韩国。如今您轻视韩熙的原因,是想同楚、魏两国建立良好的邦交。秦国看到您反而与楚、魏两国交往密切,秦国一定会更加重视拉拢韩国。如果实行合纵韩国就受到轻视,实行连横韩国就得到重视,那么赵国却不存在合纵,就受到轻视的问题。秦国如果从三川出兵,就会向南围困鄢陵,上蔡、召陵的道路就不通了。魏国形势危急,诸侯们援救赵国的行动就会延缓进行。泰国发兵攻破邯郸,越国必然会灭亡。所以您只要得到韩国的支持,就可以避免出现漏洞。”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