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西周·韩魏易地
韩、魏易地,西周弗利。樊余谓楚王曰:“周必亡矣。韩、魏之易地,韩得二县,魏亡二县,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阳、郑地、三川而包二周,则楚方城之外危;韩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故易成之日,楚、赵皆轻。”楚王恐,因赵以止易也。
韩、魏两国打算互换土地,这样就对西周非常不利。西周大臣樊余对楚王说:“周一定要灭亡了。韩、魏交换土地,韩国将得到两县,魏国将失掉两县。魏国之所以同意交换,是因为它可以将东周、西周完全包围。这样魏国所得的地方比两县还大,九鼎就存放在那里。再说魏国有南阳、郑地和三川,又能包围两周,那么楚国方城以北的地方就危险了;韩国兼有两个上党面对着赵国,就是赵国那险要的羊肠地带也危险了。所以交换土地成功之日,楚、赵两国也就都变得无足轻重了。”楚王听后恐慌起来,便由赵国出面去制止了这次土地的交易。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