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魏三·华军之战
华军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
在华阳两军交战时,魏国没有战胜秦国。第二年,魏王派段干崇去向秦国割地求和。
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而许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乃案其行。
孙臣对魏王说:“魏国不因战败而在当时割地,可以说善于应付失败的局面;而秦国不因取胜而在当时要求割地,可以说不善于利用取胜的时机。现在等了一年又想割地,这是群臣怀有私心而君王却没有发现。况且想得到秦国印玺的是段千崇,大王却派他去割让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是秦国,而大王却让秦国授予段千崇印玺。想要得到印玺的掌管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掌管印玺,这种形势发展下去魏国一定会灭亡。再说奸臣本来就想用土地去事奉秦国。用土地去服事秦国,犹如抱薪柴去救火,薪柴不烧尽火不会熄灭。大王的土地总会有割尽的时候,而秦国的贪婪没有止境,这同抱薪救火的说法是一致的。”魏王说:“对。虽然如此,我已经答应秦国了,不可以更改了。”孙臣回答说:“大王难道没见过赌博的人使用枭子吗?想吃子就吃子,想握在手里就握在手里。现在您受到群臣的胁迫而答应了秦国,就说不可更改,为什么您运用智谋还不如赌博时运用枭骰呢?”魏王说:“好吧。”于是阻止了段千崇出使秦国。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智囊全集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