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赵四·齐将攻宋而秦楚禁之
齐将攻宋,而秦、楚禁之。齐因欲与赵,赵不听。齐乃令公孙衍说李兑以攻宋而定封焉。李兑乃谓齐王曰:“臣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
齐国准备攻打宋国,而秦国暗中阻止。齐国因此想要联合赵国,但赵国不听从。齐国就派苏秦游说李兑一起进攻宋国并决定李兑的封地。苏秦就对齐闵王说:“臣下之所以坚持用三晋的兵力攻打秦国,并不是以毁坏秦国作为齐国之利,而是想以此便于攻打宋国。可是宋国安排太子做了国君,臣下亲近他们的国君但防守坚固,臣下因此想让您迅速撤兵回国使士兵民众得到休息。如今宋国太子逃亡,那些和太子要好的人,都有战死的决心。如果再一次攻打它,宋国一定发生动乱,然而太子却在国外,这也是占领宋国的最好时机。
“臣为足下使公孙衍说奉阳君曰:‘君之身老矣,封不可不早定也。为君虑封,莫若于宋,他国莫可。夫秦人贪,韩、魏危,燕、楚辟,中山之地薄,莫如于阴。失今之时,不可复得已。宋之罪重,齐之怒深,残乱宋,得大齐,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以奉阳君甚食之,唯得大封,齐无大异。臣愿足下之大发攻宋之举,而无庸致兵,姑待已耕,以观奉阳君之应足下也。县阴以甘之,循有燕以临之,而臣待忠之封,事必大成。臣又愿足下有地效于襄安君以资臣也。足下果残宋,此两地之时也,足下何爱焉?若足下不得志于宋,与国何敢望也。足下以此资臣也,臣循燕观赵,则足下击溃而决天下矣。”
臣下为您游说奉阳君说:‘您年纪很大了,封地不可不早日确定。为您考虑封地,没有什么地方能赶上宋国,其它国家没有一个可以的。秦国人贪婪,韩国、魏国因为靠近秦国就很危险,燕国、楚国偏辟,中山国的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地方能赶得上陶地。如果失掉当今的时机,就不可能再得到了。宋国的罪孽深重,齐国对它的恼怒仇恨很深,进攻混乱的宋国,使强大的齐国感激您,决定自身的封地,这是千百年来最好的一个时机。’因为奉阳君很贪婪,虽然得到了大的封地,同齐国攻占宋国没有大的差异。臣下希望您大肄发动对宋国的进攻,而不用等待宋国军队的到来,以此来观看奉阳君如何对待您的举动。您用答应封给陶地又不给的办法引诱他,使军队沿着燕国的边境行动,挟持赵国,而我还像将要忠实地给他封地,事情一定会取得很大成功。臣下希望您拿出一块土地献给襄安君用来资助臣下事情的成功。您果然能攻占宋国,这是两块封地,您何必吝啬呢?如果您不能攻占宋国,燕国、赵国怎么敢有奢望。您用这两块土地资助臣下,臣下沿着燕国率兵行动,观察赵国的动静,那么您就可以打败残破的宋国,而决定天下的命运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