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齐六·齐以淖君之乱
齐以淖君之乱秦。其后秦欲取齐,故使苏涓之楚,令任固之齐。齐明谓楚王曰:“秦王欲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其使涓来,以示齐之有楚,以资固于齐。齐见楚,必受固。是王之听涓也,适为固驱以合齐、秦也。齐、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来之辞,必非固之所以之齐之辞也。王不如令人以涓来之辞谩固于齐,齐、秦必不合。齐、秦不和,则王重矣。王欲收齐以攻秦,汉中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
齐国因为淖齿造成的动乱仇恨楚国。后来,秦国想要联合齐国,所以派苏涓到楚国去,派任固到齐国去。齐明对楚王说:“泰昭王想要联合楚国,不如他想要联合齐国迫切。他派苏涓来楚国,是向齐国表示秦国有楚国的亲近,用这种办法帮助任固在齐国游说。齐国看到楚国和泰国亲近,一定接受任固的游说。这是大王听信苏涓的话,恰巧帮助任因逼迫齐国和秦国联合。如果齐国和秦国联合,对楚国是很不利的。再说苏涡来我国说的话,一定和任固到齐国所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大王不如把苏涡来我国说的话告诉齐国,使齐国明白任固是在欺骗他们,齐国、秦国一定不能联合。齐国、秦国不能联合,那么大王的地位就很重要了。大王如果想联合齐国进攻秦国,那么汉水中游的土地就可以得到。大王如果想靠近秦国而进攻齐圈,那么淮水、泅水之间的土地也可以得到。”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尔雅
- 公羊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