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版本
现代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为理论基础的五行强弱旺衰论命体系去注解和白话翻译注解《渊海子平》这本正宗子平典籍,这是误人子弟的。建议广大命究者学习无白话注解的原文渊海子平。
题记
子平书,宋徐公东斋已详明矣。传有渊海、渊源之集,其理则一,篇句俱同。今之用者,惟宗渊海。而渊源亦有妙用,或未之集。今将二书合并参考,遗失总归一轶。加之诗诀、起例,增解字义。后学识之,则二书了然在目,无遗矣,谨白。
引
子平渊海之理,始自唐大夫李公虚中,以人生年月日时,生克旺相,休囚制化,决人生之祸福,其验神矣。及公薨,昌黎韩公为之作墓志,以记之后。经吕大夫才又裁定之,并无述作之者。至于有宋徐公升复以人生日主分作六事,议论精微,作渊海之书,集诸儒之义传布,至今悉皆宗之。
后之诸君,文集渊源理义,篇章雷同,迄今数百年矣。板籍有亥豕鲁鱼之谬,学者少知其义。今唐君锦池,礼请精通此理者,以二书并之,增之口诀,正其讹伪矣。非悬壶化杖者,孰能更易。梓行于世,俾后学习之,不失古人之遗范矣。书成,唐子示余书,以此为引。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