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叔侄
曰诸父,曰亚父,皆叔父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诸父”、“亚父”都是对父辈的称呼;“犹子”、“比儿”都是对侄子辈的爱称。
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
“阿大中郎”,这是谢道韫对自己叔父的雅称;“吾家龙文”,这是杨昱称赞他的侄儿杨愔。
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符坚羡苻朗为侄儿。
“乌衣诸郎君”,这是人们对江东望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们的称呼;“吾家千里驹”,这是前秦皇帝苻坚夸奖他的侄儿苻朗。
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竹林”是用来指代叔侄,“兰玉”是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
保全侄儿,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这是晋代邓攸的义举,人们都可怜他没有后代;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叔父,这是唐人柳公绰做官之后的德行,人们都羡慕他懂得孝道。
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卢迈没有儿子,他认为兄弟的孩子将来同样可以主持他的后事;张范遇上强盗,他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侄儿去死。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