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战争、死亡、疾病、饥饿是书中重复的主题,乐安县故市经荒乱,人民饿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辄闻吟啸呻叹,声聒于耳,晋永嘉之乱,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宜阳县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余口,为长沙贼所攻……娥,与贼相格。贼缚娥驱至溪边,将杀之。娥仰天呼曰:‘皇天宁有神不, 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立开,娥遂隐不复出晋太元中,县内病死者数千人等描写在书中十分突出。有八十多篇都描述了各类死亡,,其中一条甚至讲到颖川人因逢汉末大乱将避难他郡,有七八岁幼女,不能涉远,竟被抛弃在破旧的古冢中。婚恋题材也是《幽明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四十多篇,有人神恋、人鬼恋、人妖恋等类型。
儒家的忠君思想常有表露,比如其中一条谈到羊祜为了维护对帝王的忠诚,不惜自掘断墓,导致儿子夭折。恭顺也备受推崇,如书中王明儿发表了欲求多福者,正当恭顺,尽忠孝,无恚怒,便善流无极的观点。玄学思想也时有反映,比如第156篇讲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宠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玄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处宗与鸡日夕谈玄不辍的滑稽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玄风的盛极一时。,宣扬佛教宗教思想的篇章也颇多,如第253篇《罗刹》讲宋时有一国,与罗刹相近,罗刹数入境,食人无度,国王与罗刹约定定期由各家送人与之,有一奉佛家独子当行,因其家信佛,其子以佛威神力大,鬼不得近,而免。
总的来说,《幽明录》中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杂史杂传体、谈佛论道体几种。其中多数作品都短小简洁,缺少细节,但描写文雅细腻。《水底弦歌》《采菱女》 《狸说经》《郭长生》《费升》《陈阿登》《鱼腹丹文》和《方山亭魅》等篇章中还引用了诗歌。《幽明录》继承了传统的仙怪题材,但也有创新,尤其是在鬼怪的人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作品更有现实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辽史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