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明堂解
大维商纣暴虐,脯鬼侯以享诸侯,天下患之,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
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杀了鬼侯做成肉干以宴享诸侯,天下诸侯都很忧虑。四海万民百姓欢欣拥戴文王、武王,因此周公辅助武王讨伐商纣,平定了天下。已战胜商纣二年,武王去世,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没有登天子之位。周公代理政务而君临天下,他平息叛乱用了六年才使天下太平,就在宗周朝会方国诸侯。在大朝诸侯之时,明确明堂的位置。
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难免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难免东上,四塞九采之国。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而东上,宗周明堂之位也。
天子的位置:背靠绘有斧纹的屏风,面朝南站立,众公卿陪待在左右;三公的位置:在堂上中阶之前,面朝北以东为上;众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东边台阶以东,面朝西以北为上;众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西阶的西边,面朝东以北为上;众子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东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众男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西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东方各部族,在东门外边,面朝西以北为上;南方各部族,在南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西方各部族,在西门外边,面朝东以南为上;北方各部族,在北门外边,面南以东为上;塞外荒远的方国以及一世来见一次的方国,都在正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这就是宗周明堂的位置安排。
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七年,致政于成王。
这个明堂,是标明诸侯尊卑的地方,所以周公建造了它,并依明堂的位置安排朝会诸侯。又制定礼仪,创作礼乐,颁布度制量制,从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自献上他们的土特产。七年后,把政务交给成王。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广四尺。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