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程典解
维三月,既生魄,文王令六州之侯,奉勤于商。商王用宗谗,震怒无疆,诸侯不娱,逆诸文王。文王弗忍,乃作《程典》,以命三忠。曰:“余体民,无小不敬,若毛在躬,拔之痛,无不省。政失患作,作而无备,死亡不诫,诫在往事,备必慎,备思地,思地慎制,思制慎人,思人慎德,德开,开乃无患。慎德必躬恕,恕以明德,德当天而慎下。下为上贷,力竞以让,让德乃行。慎下必翼上,上中立而下比,争省,和而顺;携乃争,和乃比。比事无政,无政无选,无选民乃顽,顽乃害上。故选官以明训,顽民乃顺,慎守其教,小大有度,以备灾寇。习其武诫,依其山川,通其舟车,利其守务。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士之子不知义,不可以长幼。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族不乡别,不可以入惠。为上不明,为下不顺无丑。轻其行,多其愚不知,慎地必为之图,以举其物,物其善恶。度其高下,利其陂沟,爱其农时,修其等列,务其土实。差其施赋,设得其宜,宜协其务,务应其趣。慎用必爱,工攻其材,商通其财,百物鸟兽鱼鳖,无不顺时。生穑省用,不滥其度,津不行火,薮林不伐,牛羊不尽齿不屠。美不害用,用乃思慎,□备不敬,不意多□,用寡立亲,用胜怀远,远格而迩安。于安思危,与始思终,于迩思备,于远思近,与老思和,不备无违,无违严戒。”
三月十五日,文王集合六州的诸侯要去服事商朝。商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愤怒不已。这就惹得诸侯不高兴,就归附于文王。文王不忍背负商朝,就作《程典》,以之命令司徒、司马、司空三吏。说道: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