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酆谋解
维王三祀,王在酆,谋言告闻。望着可周公旦曰:“呜呼,商其咸辜,维日望谋建功,言多信,今如其何?”周公曰:“时至矣,乃兴师循故。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无声。三让:一近市,二贱粥,三施资。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驱牧,三郊不留人。”
武王三年,王在丰邑。有人将商谋伐周相告,武王见周公旦说:“啊呀!商纣已经成为罪孽,他们天天盼望伐周建功。商纣之谋多是可靠的,现今当怎么办?”
王曰:“呜呼,允从三,三无咈,基征可因。与周同爱,爱微无疾,疾取不取,疾至致备。又祷不德,不德不成,害不在小,终维实大,悔后乃无。帝命不謟,应时作谋,不敏殆哉。”
周公说:“时机到了!”就起兵依原计划进行战备。开始采用三同:一,亲近人步调一致;二,任用能人为官;三,发誓保密不声张。三让是:一,使市场靠近民居;二,降低物价;三,给商贾施舍资本。三虞是:一,边民不迁入内地;二,道路上不驱赶牛羊;三,城邑以外不住人。
周公曰:“言斯允格,谁从己出,出而不允,乃灾;往而不往,乃弱。士卒咸若,周一心。”
武王说:“啊呀!要切实执行。三同、三让、三虞不违背,好的征兆可利用。帮助我周人,共同爱我周人。即使不爱也要不恶我周人。这样,商纣虽恨我,想取我,则不能取。商欲伐周使我有所防备。不防范而临时祈祷,神灵不会佑助。神灵不助则大事不成。祸事不在乎开始很小,最终实在要变大,后悔就无及了。天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