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
四库提要记载
《盐铁论》·十二卷
汉桓宽撰。宽字次公,汝南人。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皆请罢盐铁、榷酤,与御史大夫桑宏羊等建议相诘难。宽集其所论,为书凡六十篇,篇各标目。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迨托克托等修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而当时所谓道学者,又自分二派,笔舌交攻。自时厥后,天下惟朱、陆是争,门户别而朋党起,恩雠报复,蔓延者垂数百年。明之末叶,其祸遂及於宗社。惟好名好胜之私心不能自克,,故相激而至是也。圣门设教之意,其果若是乎?今所录者,大旨以濂、洛、关、闽为宗。而依附门墙,藉词卫道者,则仅存其目。金溪、姚江之派,亦不废所长。惟显然以佛语解经者,则斥入杂家。凡以风示儒者无植党,无近名,无大言而不惭,无空谈而鲜用实则反覆问答,诸篇皆首尾相属。后罢榷酤,而盐铁则如旧,故宽作是书,惟以盐铁为名,盖惜其议不尽行也。书末杂论一篇,述汝南朱子伯之言,记贤良茂陵唐生、文学鲁万生等六十馀人,而最推中山刘子雍、,九江祝生,於桑宏羊、车千秋深著微词。盖其著书之大旨,所论皆食货之事,而言皆述先王,称六经,故诸史皆列之儒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改隶史部食货类中,循名而失其实矣。明嘉靖癸丑,华亭张之象为之注。虽无所发明,然事实亦粗具梗概。今并录之,以备考核焉。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通典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