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寒江关樊洪水战‘梨花仙丹救兄
寒江关樊洪水战‘梨花仙丹救兄
却说薛元帅杀死苏锦莲,薛丁山与陈金定成亲。再说苏宝同逃走锁陽城,太平无事,左近依附州县,俱皆纳款投降。一面打本进朝,差薛贤徒镇守界牌关,点兵一万,文武数员,一同保守。周文镇守金霞关,周武镇守接天关,俱有兵马,文官同守。一路直到玉门关,俱归中原所管,百姓安居如故。这一日元帅升帐,商议西进。有陈云老将上帐说:“此去四百里,有寒江隔阻,对江有一座寒江关,关上老将姓樊名洪,足智多谋,官封定国王。有两个儿子:长子樊龙,次子樊虎,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一同保守。他知我兵西进,必然防备,此去非船不能征进,必须造下大船,方好过江。”元帅听了,说:“陈亲翁之言有理。”就令程铁牛、尉迟号怀、王君一、姜兴霸四将,带领军士四千,上山伐木督造战船。一月时间,船已造完,停留江口,候元帅起兵。薛仁贵在教场点起大兵三十万,命罗章为前部先锋,秦梦押后队,尉迟青山解运粮草,程千忠督运解粮官,周青催赶各路粮草,留王心溪、王心鹤二将带兵五万,镇守锁陽城。老将陈云为向导官。点齐众将,放炮三声,往教场祭旗,然后起行,一路三军司命,浩浩荡荡离了锁陽城,望西而进。
不一日来到寒江渡口,放炮停行,驻扎营盘,候下船过江。元帅到江口一看,果然白浪滔滔,又见大小战船无数,程铁牛等四将上前缴令。薛元帅传令,向罗章、秦梦、窦一虎三将说:“本帅昔年跨海征东,进狮子口,箭射戴笠篷,鞭打独角兽,飞走金沙滩,也曾过河,何在这个小小江面。你们三位将军,须要小心,一齐向前,并力同心过了寒江,取了关头西进。本帅自在后督阵。”三将听了,说声:“得令。”各执器械,下船去了。大小俱皆下船,一声炮响,开了炮船,俱望江中而行。你看那船头上,旌旗布满,炮声连天。
再言寒江关主将樊洪,正与二子及左右偏将在衙中言及关内苏宝同要报祖父之仇,兴师东征,反失数座关头,苏娘娘阵亡,元帅不知去向。寒江以东,均属中原,今又造大小战船,要来取寒江关。别处还可,料想寒江难过。
忽有番儿报进,说:“爷,不好了!中原薛蛮子领兵过江来了。”樊洪一听此言,吓得魂不附体。说:“有这等事,再去打听。”命二子带领水军十万下江,等待唐兵半渡之时,号炮一发,众军拦腰冲出,使他首尾不能相救,杀他片甲不回。樊洪领大兵在后接应。二人得令,领兵下江。随后,樊老将军带领大小众将,纷纷下江。
再言唐朝大兵行至半江之中,忽听炮声连珠响,只见各港中出来无数番船。船上番将,俱是红扎巾,身上穿的水手袄,手持长槍,摇旗呐喊,冲了出来,勇不可当,竟把大小战船冲做两处。后面元帅看见,急忙下令:水战不比岸战,须要向前,不可退后。众将得令。秦梦迎着樊龙,罗章接着樊虎,两下大战。后面老将樊洪看见二子大战,划动兵船,冲上前来,被窦一虎接住厮杀。秦梦与樊龙战到三十余合,秦梦放下提罗槍,抽出银装锏,照樊龙肩膊上一下,樊龙负痛,拿不起大刀。番兵见主将受伤,急忙划转番船,大败而行。樊虎被罗章腿上一槍。那番船上樊老将军见二子大败,弃了窦一虎,也把战船划回。
元帅见胜了番将大喜,传令擂鼓追赶。樊家父子连忙弃船登陆,竟望关中去了。剩下的番船,逃走得快的,俱逃走了;逃不走的,俱被杀死。元帅传令收兵,一齐登岸,杀到关前。两边高山,中间一条关路,此关在半山之中,山上檑木炮石打将下来,众将只得退回。元帅见此山难破,就令安下营盘,商议攻打。
再言樊洪老将同二子败进关中,吩咐番儿,关头多加灰瓶石子,强弓硬弩,檑木炮石。夫人接见说道:“妾身久闻跨海征东薛仁贵,十分厉害,水战被他取胜,二子又被他打伤,幸喜女儿前日回家,或有仙丹妙药,可以医治。”樊洪道:“我却忘了。昔年黎山老母,收去八年传授法术,有移山倒海之法,撒豆成兵之术,又赠她诛仙剑、打神鞭、混天棋盘、分身云符、乾坤圈,五遁俱全。谅来必有妙药的。”吩咐丫环,请小姐出来。丫环领命到房内道:“小姐,老爷相请。”那樊梨花听了,来到中堂,见了父母。说道:“呼唤孩儿,有何吩咐?”夫人道:“女儿啊!唐朝差薛仁贵领兵屯征直杀到寒江,倘此关有失,西番不能保全。故此你父亲和二位哥哥截住寒江,俱被他打伤,败阵而回。今你父闷闷不乐,特地唤你出来商议,不知你可有仙丹,相救了二位哥哥,然后杀退唐兵,解得你父烦闷。”小姐听了,心中暗想,记得师父吩咐说,我与大唐小将薛丁山有姻缘之分,故此命我下山完聚姻缘,一同征西。如今果然他兵来到寒江关伤我兄长。也罢!只得开言说:“父亲,既是二位哥哥受伤,女儿自有妙药医治,不必父亲多虑。”樊洪听了大喜,连忙唤进二子说:“你妹有仙丹救你。”小姐把丹药敷在他伤处,不消一刻,其伤即愈。弟兄二人大喜,说:“难得妹子来救我。其中必有奇谋杀退唐兵,复回番邦。狼主必加封赠,我一门功劳不小。”小姐说:“这个何难!不是妹子夸口,且待妹子明日出阵,必要活捉唐将,以泄二兄之忿。”二兄听了,说:“既是妹子出阵,做哥哥的与你掠阵。”老将哈哈大笑道:“这个自然,女儿有主意的,不用父亲叮嘱。”当晚不表,各归房内。
小姐回到房中,心想姻缘分上要配薛世子,但不知他相貌才能如何?又闻得父母有言,将我许配白虎关总兵杨藩,打听得他生得丑陋不堪,面如青靛,目似铜铃,岂可配我?想我师父黎山老母能知过去未来,许我薛丁山是夫主,谅来杨藩决不是我夫君。待我明日出阵,看看薛丁山,就晓得了。主意已定。再言次日樊老将军升帐,樊梨花披挂上前领兵,樊龙、樊虎结束停当,各执兵器,同妹子出阵。点齐本部人马来到关前,放炮三声,关门大开,冲下山来,来到平陽之地,排齐队伍,樊梨花一马冲出,高声大叫,坐名要薛丁山出阵。探子报进营中说:“启上元帅,今有樊老将军之女樊梨花,带领女兵出关讨战。”元帅说:“昨日他父子兄弟这般骁勇,尚且大败,何况他的女儿,值得什么?”探子说:“元帅不要看轻樊梨花,她英雄无敌,仙法多端。今她指名要小千岁出阵,不然要杀进营来。”
元帅听了,大怒说:“这番女好夸口,我偏不点孩儿出阵去,另点别将出阵。”问谁人出去擒此番女。那窦一虎是好色之徒,听说樊梨花美貌超群,待我出阵活捉进营,元帅自然将来配我。想罢,上帐说:“小将窦一虎愿出去会她。”一边又走出先锋罗章,上前喊道:“元帅,待小将出阵,必要活捉番女。”元帅道:“既然你二人愿去,一同出阵便了。”二人接令出阵。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