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崔莺莺
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她内心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她和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张生的痴情和才华博得她的爱慕,但相国小姐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养,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恼。张生解普救寺之围,本应与她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的变卦,给她以沉重的打击,反抗的意识开始觉醒。她逐渐从犹豫动摇、怯弱和顾虑中解放出来,终于突破束缚,,和张生美满结合。
张生
张生先父官礼部尚书,可见他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在此环境熏陶下,勤奋学习,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多次应举,均名落孙山,因此书剑飘零,游于四方。由此可见,张生的愿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时。但这位饱学之士在偶遇莺莺时,却将功名利禄抛向九霄云外,将23年的艰辛与努力置于十八层地狱,义无返顾地把追求自由爱情放在第一要务。于是经史子集却成了他追求爱情的幌子,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相思难寐,,更别说读书学习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绞尽脑汁争取爱情,终于爱情有望,却遭崔夫人拒绝,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张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赶考,未料到自己的爱情却建立在功名的基础之上得官啊,来见崔夫人;驳落啊,休来见崔夫人的确,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未遇莺莺时,张君瑞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遇莺莺后,他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最终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
红娘
红娘不仅仅是一个婢女,而且是剧里剧外的联络人,她作为作者代言人,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着剧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娘奔走于崔、张之间,周旋于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中,老夫人维护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维护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要打破它,就需要红娘这样具有大胆的反抗精神而又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侠气角色,她见义勇为,情缘反礼,愿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扫除障碍铺平道路,,因此,她在剧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个多苦多难的、已经衰败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长。丈夫刚刚去世,能够担负起家庭支柱的小儿子尚且年幼,显赫的相府之家转眼之间变得只剩至亲三四口儿,而客居萧寺,后面会遇到什么麻烦,她一无所知。老夫人的丧夫之痛和对未来世事难料的苦楚,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莺莺小姐所能体会和理解的。老夫人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她的一段子母孤霜途路穷的唱词,反映了她对门前冷落、世态炎凉的感伤,这对老夫人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她痛感门庭冷落、处境凄凉,所以她特别想为女儿寻一段既可以维持崔家贵族之家的社会地位,又能给女儿带来幸福的婚姻,因而,如张生这般之人断然不是老夫人的理想人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