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原文: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 江西一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应无差。 二十四龙管三卦,莫与时师话,忽然知得便通仙,代代鼓骈阗。
徐弘里注:玄空之法,二十四龙分为三卦,即江东一卦、江西一卦,南北一卦,三大卦各八山或八龙。江东一卦为奇为阳为生为来山;南北一卦为阳为旺为来山为向;江西一卦为偶为阴为死为去水。八神,即八卦八山八龙;四个一,即经四位起父母的奇卦、阳卦;四个二,即经四位起父母的偶卦、阴卦。共一卦者,山龙、水龙南北卦位置相同,山龙、水龙之江东一卦、江西一卦位置相反。
2
原文:天卦江东掌上寻,知了寻千金,地画八卦谁能会,山与水相对。 父母阴阳仔细寻,前后相兼定,前后相兼两路看,分定两边安。
徐弘里注:天为阳、地为阴,水龙为阳、山龙为阴,山龙有山龙之阴阳、水龙有水龙之阴阳。天卦即水龙,地画八卦,就是地卦,即山龙。山龙之江东一卦对水龙之江西一卦,山龙之江西一卦对水龙之江东一卦,山龙之南北一卦对水龙之南北一卦。山与水相对,非山在此水在彼,而是山在此水亦在此。父母阴阳仔细寻,父母即向首一卦,其阴阳要区分山龙与水龙。前后相兼,指来山一路,两边安,即父母卦之前边、后边。南北一卦可兼江东一卦、江西一卦可兼南北一卦、,江东一卦可兼江西一卦。如甲卯乙三山,若卯为父母,则山龙为甲卯一路,水龙为乙卯一路。
3
卦内八卦不出位,代代人尊贵,向水流归一路行,到处有声名, 龙行出卦无官贵,不用劳心力,只把天医福德装,未解见荣光。
徐弘里注:卦内八卦不出位,即不出三般卦为卦内,不在三般卦内为出位、出卦。如江东一卦、南北一卦一路来水,未杂入江西一卦来水,亦无江东一卦、南北一卦去水,即是卦内八卦不出位。向水流归一路行,指向与来水同归一路,如南北一卦之向,收江东一卦、南北一卦之一路来水,即是向水流归一路行。
- 推荐作品:
- 史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辽史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