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出·移防
甲申六月
【锦上花】(副净扮高杰领众执械上)策马欲何之?策马欲何之?江锁坚城,弩射雄师。且收兵,且收兵,占住这扬州市。
俺高杰领兵渡江,要抢苏、杭,不料巡抚郑瑄,操舟架炮,堵住江口,没奈何又回扬州;但不知黄、刘三镇,此时何往。
(杂扮报卒上)报上将军,黄、刘三镇会齐人马,南来迎敌,前哨已到高邮了。
(副净)阿呀!不好了!南下不得,北上又不能,好叫俺进退两难。(想介)罢,罢!还到史阁部辕门,央他的老体面,替俺解救罢。(行介)
【前腔】速去乞恩慈,速去乞恩慈,空忝羞颜,答对何辞。这才是,这才是,自作孽,天教死。
(内喊介)
(副净领众走下)
【捣练子】(外扮史可法从人上)局已变,势难支,踌蹰中夜少眠时。(生上)自叹经纶空满纸。
(外向生介)世兄,你看高杰不辞而去,三镇又不遵军法;俺本标人马,为数无几,怎能守得住江北。眼看大事已去,奈何,奈何!
(生)闻得巡抚郑瑄,堵住江口,高杰不能南下,又回扬州来了。
(外)那三镇如何?
(生)三镇知他退回,会齐人马,又来迎敌,前哨已到高邮了。
(外愁介)目前局势更难处矣。
【玉抱肚】三百年事,是何人掀翻到此;只手儿怎擎青天,却莱兵总仗虚词。(合)烟尘满眼野横尸,只倚扬州兵一枝。
(丑扮中军官传鼓介)
(杂问介)门外击鼓,有何军情?
(丑)将军高杰,领兵到辕,求见元帅。
(外)他果然来了。传他进来,看他有何话说。
(外升帐,开门,左右排列介)
(副净急跑上介)小将高杰,擅离汛地,罪该万死。求元帅开恩饶恕!
(外)你原是一介乱民,朝廷许你投诚,加封侯爵,不曾薄待了你。为何一言不合,竟自反去;及至渡江不得,又投辕门。忽而作反,忽而投诚,把个作反投诚,当做儿戏,岂不可恨!本该军法从事,姑念你悔罪之速,暂且饶恕。
(副净叩头起介)
(外问介)你还有何说?
(副净又跪介)前日擅离汛地,只为不肯服礼。今三镇知俺回来,又要交战,小将虽强,独力怎支,还望元帅解救。(向生央介)侯先生替俺美言一句。
(生)你不肯服礼,叫元帅如何处断?
(外)正是,事到今日,本帅也不能偏护了。
【前腔】争论坐次,动干戈不知进止。他三家鼎足称雄,你孤军危命如丝。(合前)
(副净)元帅不肯解救,小将宁可碎首辕门,断不拜他下风。
(生)你那黄金坝上威风那里去了?
(副净)那时他没带人马,俺用全军混战,因而取胜。今日三家卷土齐来,小将不得不临事而惧矣。
(生)小生倒有个妙计,只怕你不肯依从。
(副净)除了服礼,都依都依。
(生)目今流贼南下,将渡黄河,许定国不能阻当,连夜告急。元帅正要发兵防河,你何不奉命前往,坐镇开、洛;既解目前之围,又立将来之功。他三镇知你远去,也不能兴无名之师了。将军以为何如?
(副净低头思介)待我商量。
(内呐喊介)
(外)城外杀声震天,是何处兵马?
(丑报介)黄、刘三镇,领兵到城,要与高将军厮杀哩。
(副净惧介)这怎么处,只得听元帅调遣了。
(外)既然肯去,速传军令,晓谕三镇。(拔令箭丢地介)
(丑拾令箭跪介)
(外)高杰无礼,本当军法从事,但时值用人之际,又念迎驾之功,暂且饶恕,罚往开、洛防河,将功赎罪,今日已离扬州。三镇各释小嫌,共图大事,速速回汛,听候调遣。
(丑)得令。(下)
(外指高杰介)高将军,高将军,只怕你的性气,到处不能相安哩。
【前腔】黄河难恃,劝将军谋终虑始。那许定国也不是个安静的。须提防酒前茶后,软刀枪怎斗雄雌。(合前)
(向生介)防河一事,乃国家要着,我看高将军勇多谋少,倘有疏虞,罪坐老夫。仔细想来,河南原是贵乡,吾兄日图归计,路阻难行,何不随营前往;既遂还乡之愿,又好监军防河,且为桑梓造福,岂非一举而三得乎。
(生)多谢美意,就此辞过元帅,收拾行装,即刻起程便了。
(副净)一同告辞罢。
(拜别介)
(外向生介)参谋此去,便如老夫亲身防河一般;只恐势局叵测,须要十分小心,老夫专听好音也。正是:人事无常争胜负,天心有定管兴亡。(下)
(吹打掩门)
(生、副净出介)
(副净)侯先生,你听杀声未息,只怕他们前面截杀。
(生)无妨也,他们知你移防,怒气已消,自然散去的。况且三镇之兵,俱走东路,我们点齐人马,直出北门,从天长、六合,竟奔河南,有何阻当。
(众兵旗仗伺候介)
(副净)就此起程。(行介)
【朝元令】(生)乡园系思,久断平安字;乌栖一枝,郁郁难居此。结伴还乡,白云如驶,遂了三年归志。(副净)统着全师,烟城柳驿行参差;莫逞旧雄姿,函关偷度时。(合)扬州倒指,看不见平山萧寺,平山萧寺。
(副净)落日林梢照大旗,(生)从军北去慰乡思;
(副净)黄河曲里防秋将,(生)好似英雄末路时。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