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出·哄丁
癸未三月
(副净、丑扮二坛户上)
(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
(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
(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
(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
(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
(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
(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富。
(丑)红墙绿瓦阖家住,(副净)娶妇。
(丑)干柴只靠一把锯,(副净)偷树。
(丑)一年到头不吃素,(副净)醃胙。
(丑)啐!你接得不好,倒底露出脚色来。
(同笑介)咱们南京国子监铺排户,苦熬六个月,今日又是仲春丁期。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待俺摆设起来。
(排桌介)
(副净)栗、枣、芡、菱、榛。
(丑)牛、羊、猪、兔、鹿。
(副净)鱼、芹、菁、笋、韭。
(丑)盐、酒、香、帛、烛。
(副净)一件也不少,仔细看着,不要叫赞礼们偷吃,寻我们的悔气呀。
(副末扮老赞礼暗上)啐!你坛户不偷就够了,倒赖我们。
(副净拱介)得罪得罪!我说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嘴之理。
(副末)闲话少说,天已发亮,是时候了,各处快点香烛。
(丑)是。(同混下)
【粉蝶儿】(外冠带执笏,扮祭酒上)松柏笼烟,两阶蜡红初翦。排笙歌,堂上宫悬。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末冠带执笏,扮司业上)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外)下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是也。
(末)下官司业是也。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分立介)
【四园春】(小生衣巾,扮吴应箕上)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杏坛前。(杂扮监生四人上)济济礼乐绕三千,万仞门墙瞻圣贤。(副净满髯冠带,扮阮大铖上)净洗含羞面,混入几筵边。
(小生)小生吴应箕,约同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沈眉生众社兄,同来与祭。
(杂四人)次尾社兄到的久了,大家依次排起班来。
(副净掩面介)下官阮大铖,闲住南京,来观盛典。(立前列介)
(副末上,唱礼介)排班,班齐。鞠躬,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
(众依礼各四拜介)
【泣颜回】(合)百尺翠云巅,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迎神乐奏,拜彤墀齐把袍笏展。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拜完立介)
(唱礼介)焚帛,礼毕。
(众相见揖介)
【前腔】(外、末)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荣典;趋跄环佩,鵷班鹭序旋转。(小生等)司笾执豆,鲁诸生尽是瑚琏选。(副净)喜留都、散职逍遥,叹投闲、名流谪贬。
(外、末下)
(副净拱介)
(小生惊看,问介)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喝介)快快出去!
(副净气介)我乃堂堂进士,表表名家,有何罪过,不容与祭。
(小生)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难道前日防乱揭帖,不曾说着你病根么!
(副净)我正为暴白心迹,故来与祭。
(小生)你的心迹,待我替你说来:
【千秋岁】魏家干,又是客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同气崔田,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怎掩旁人眼。(合)笑冰山消化,铁柱翻掀。
(副净)诸兄不谅苦衷,横加辱骂,那知俺阮圆海原是赵忠毅先生的门人。魏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这些话都从何处说起。
【前腔】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初识忠贤,初识忠贤,救周魏,把好身名,甘心贬。前辈康对山,为救李空同,曾入刘瑾之门。我前日屈节,也只为着东林诸君子,怎么倒责起我来。春灯谜谁不见,十错认无人辩,个个将咱谴。(指介)恨轻薄新进,也放屁狂言!
(小生)好骂好骂!
(众)你这等人,敢在文庙之中公然骂人,真是反了。
(副末亦喊介)反了反了!让我老赞礼,打这个奸党。(打介)
(小生)掌他的嘴,挦他的毛。
(众乱采须,指骂介)
【越恁好】阉儿珰子,阉儿珰子,那许你拜文宣。辱人贱行,玷庠序,愧班联。急将吾党鸣鼓传,攻之必远;屏荒服不与同州县,投豺虎只当闲猪犬。
(副净)好打好打!
(指副末介)连你这老赞礼,都打起我来了。
(副末)我这老赞礼,才打你个知和而和的。
(副净看须介)把胡须都采落了,如何见人,可恼之极。(急跑介)
【红绣鞋】难当鸡肋拳揎,拳揎。无端臂折腰攧,腰攧。忙躲去,莫流连。(下)(小生)(众)分邪正,辨奸贤,党人逆案铁同坚。
【尾声】当年势焰掀天转,今日奔逃亦可怜。儒冠打扁,归家应自焚笔砚。
(小生)今日此举,替东林雪愤,为南监生光,好不爽快。以后大家努力,莫容此辈再出头来。
(众)是是!
(众)堂堂义举圣门前,(小生)黑白须争一着先,
(众)只恐输赢无定局,(小生)治由人事乱由天。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