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罗成力抢状元魁 阔海压死千金闸
罗成力抢状元魁 阔海压死千金闸
当下梁师泰把马一拍,冲到关前,众反王同元霸也到关外,梁师泰叫声:“关上军士,快报主试知道,今有众反王到此,要考武举进场。”只见关上放炮三声,关门大开。伍天锡一马跑出,看见梁师泰不是良善之相,不如先下手为妙。就把混金铛劈头盏下,师泰招双锤一架,震得两臂酸麻。天锡又是一铛,师泰又把双锤一架,面上失色。天锡见了,将混金铛又望顶上盖下,师泰躲闪不及,正中头盔,跌下马来,复一铛结果了性命,大叫道:“那一位敢再来考?”李元霸看见大怒,纵马进前道:“孤家来了!”伍天锡见是李元霸,大惊失色道:“千岁为何也来考试?末将让千岁进关。”元霸大喝道:“红面贼,你把孤家开路将打死了,孤家来取你命也。”就把锤打来,伍天锡只得招混金铛一架,震得两手流血,回马就走。元霸一马赶来,伸手照背心一提,提过马来,往空中一抛,又接住脚,双手一撕,分为两开,众反王遂同元霸进关。不料外国兴兵来犯边庭,兵势甚锐,唐王差官来召元霸,回去迎敌。元霸闻召,即辞众王回去,此话不表。
再说众反王齐集,同到扬州,有封德仪出城招接,请到教场安歇。次日,众王与外邦烟尘,齐到演武场,分列两行,等候演武。不多时,三声炮响,监军官封德仪升堂,各邦众将上前打拱。只有白御王高谈圣的元帅雄阔海未到。那雄阔海因武林公干,闻知这个信息,也连夜赶来,不表。
再说封德仪与众将打拱过,各归本位,就吩咐取武状元盔甲袍带,摆在演武厅上,遂传令道:“有人能夺此状元盔甲袍带者,称为国首,汝等有本事的,进前来取。”这令一下,早有山后定阳王刘武周先锋甄翟儿,把斧出马,大叫道:“待我取状元,谁敢与俺比武?”早有洛阳东镇王王世充元帅段达,持戟出马,大叫一声:“我来与你比武。”二人战了数合,被甄翟儿砍作两段。又有知世王壬溥的大将彭虎,用竹节钢鞭来战,未及三合,亦被甄翟儿砍了。又有净秦王徐元朗的元帅暴天虎,出马交战,又破他砍了,遂大叫道:“谁人敢来夺俺的状元?”忽见金墉虎将王伯当,手执银枪,出马交战数合。伯当放下银枪,取出弓箭射去,正中甄翟儿咽喉,翻身坠落马下。
王伯当大叫道:“谁敢来抢状元?”有突厥老英王的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大喝道:“我来也!”两下交锋,不及三四合,伯当抵敌不住,败回本阵。又有寿州王李子通的元帅伍云召,拿一条枪出马,大叫道:“待我来抢状元。”举枪刺来,铁木金将棒一架,云召把枪逼开棒,又是一枪,把铁木金刺落马下,却有高丽国的大将左雄,手执板斧,骑一匹异马,没有尾巴,名为“没尾驹”,大叫道:“留下状元,我来也。”就与伍云召交战、左雄不能敌,回马便走。云召拍马赶来,左雄把没尾驹头上连打几下,那马前蹄一低,后蹄一立,屁肌内一声响,撒出一丈多长的尾巴来,向后一扫,把云召的头打得粉碎,死于马下。叔室大怒,催开呼雷豹来战左雄。战了数合,左雄回马就走,叔宝赶来,左雄又将没尾驹连拍几拍,又撒出尾巴来。叔宝叫声:“不好!”把身往后一侧,一尾打中呼雷豹的头,那呼雷豹十分疼痛,吼叫一声,口中吐出黑烟,那没尾驹扑地跌倒了,尿屁直流。叔宝一枪先刺倒没尾驹,后刺死左雄。有楚国雷大鹏的大将金德明拿起大刀来战叔宝。未及三合,见叔宝本事高强,难以取胜。一手举刀招架,一手暗扯铜锤,闪的一锤,正中叔宝左手,叔宝回马便走。罗成大怒,挺枪来战,耍的一声,刺中金德明咽喉,死于马下。
那罗成算是第七条好汉。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皆不在此。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已死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还未到。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亦皆死了。除了这六人,那个是罗成的对手?纵有众王将官来夺,被他把枪连挑四十二将下马,其余一个也不敢来,竟取了状元盔甲袍带。
忽听得演武厅后三声炮响,原来这小炮一响,然后点着大炮的药线。岂知竹筒内药线湿了,再也不响,众反王都有些知觉,防有不测之变,便一齐上马,飞奔到城卞,忽听得一声炮响,城上放下千斤闸来,那雄阔海刚刚来到城门口,只见上边放下闸来,忙下马来,一手托住,大叫道:“众王爷,里面有变么?”众王爷道:“正是。”阔海道:“既然有变,趁我托住千斤闸在此,你们快走出城去。”那十八家王子。与各路烟尘,一齐争出城来,刚刚都走脱了。雄阔海因跑了一日一夜,肚子饥饿,身子已乏。跑到这里,就托了这半日千斤闸,上边又有许多人狠命的推下来。他头一晕,手一松,扑挞一声,压死在城下。
这里众王子望前取路而行,奔到龙鳞山,忽所得一声炮响,伏兵齐出。当先一将,正是杨林,手提囚龙棒打来。罗成挺枪相迎,两下交战,来及三合,罗成回马便走。杨林拍马赶来,看看赶到,罗成反身把枪一举,杨林把囚龙棒往下一按,不料枪不及架,往上一举,正中咽喉,杨林跌下马来,死于地下。叔宝道:“兄弟,好回马枪呵!”那时殷岳大怒,拍马把狼牙棒杀来,叔宝举提炉枪迎敌,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叔宝回马便走。殷岳随后赶来。叔宝左手执枪,右手举锏,见殷岳一棒打来,叔宝把枪折在后背一架,扭回身来,耍的一锏,把殷岳打下马来。复一枪,呜呼哀哉。罗成道:“哥哥好杀手锏呵!”二人大笑,把伏兵杀退,众反王各自回国不表。
且说炀帝见计不成,杨林又死,料必灭亡,便与萧后众美人道:“朕大事去矣!快共饮酒,趁早快活。”酒后,取镜自照道:“好头颈,谁来砍之?”萧后道:“陛下何出此不利之言!为今之计,奈何?”炀帝道:“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欲保江东,以听天命。”遂下旨整治丹阳宫不表。
且说宇文化及见天意丧隋,英雄四起,遂与诸将共谋篡位,令宇文成都连夜领兵入宫。有虎卫将军独孤盛,领兵前来拦住,破成都把流金铛结果掉,众人惧怕,一齐归服。炀帝闻变,逃于东阁,被校尉令狐行达扶出。帝见成都道:“朕有何罪?”成都道:“你弒父酖兄,纳娘图嫂,又兼穷奢极欲,以致盗贼四起,何谓无罪?”遂进前欲杀炀帝。炀帝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成都就把炀帝缢死,又将皇室宗亲,尽皆杀戳,是日化及登基,即皇帝位。国号大许,封成都为武安王,智及、士及为左右丞相。欲知化及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八义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