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四王洒血紫金关 高祖庆功麒麟阁
四王洒血紫金关 高祖庆功麒麟阁
次日刘黑闼招齐人马,向紫金关前搦战,早有苏定方一马冲出来,那秦王也在那里掠阵,看见苏定方一表人才,心中欢喜,叫一声:“苏王兄,投顺了孤家吧。”定方大叫:“唐童休走!”劈面一枪刺来,秦王大惊,忙把定唐刀耍来招架,后面众将一拥而上,把苏定方团团围住。秦王道:“苏王兄,你们大势已去,如投顺孤家,不失公侯之赏。”苏定方料想刘黑闼兵微将寡,不能成事,不如归顺唐朝,就放下手中枪,下马投降,跪拜马前,秦王大喜,下马扶起。那边唐璧见苏定方投顺唐朝,不觉大怒,拿金背刀杀过来。这里程咬金举起宣花斧,上前架住。朱登见四王不能成事,料想后来天下必为秦王所得,也要投唐,遂拍马上前。却逢秦叙宝拦住,叫声:“贤侄,你可知天命有归,休要执迷不悟,快快投顺了唐家吧。”朱登道:“谨从叔父之命。”叔宝就引朱登降了,秦王大悦。
当下寿州王李子通,见苏定方、朱登两人归唐,心中大怒,把托天叉杀过来,尉迟恭接住厮杀。上梁王沈法兴使宝剑杀来,张公瑾、史大奈接住厮杀。刘黑闼领众将杀来,徐茂公招呼殷开山、马三保、段志贤、刘洪基筹,一齐战住。那一场艰战,非同小可。直杀得阴风惨惨,怪雾腾腾,这话不表。
再讲南阳王朱登叫一声:“秦叔父,待小侄去招呼本部人马,斩了刘黑闼,作进见之功。”叔宝大悦道:“贤侄之言极是。”那朱登遂一马杀去,招齐了自家人马,去归唐朝,复翻身杀入刘黑闼阵内,这一条枪,好不厉害,犹如白龙取水,空中飞舞一般。那苏定方看见朱登入阵逞能,他也高兴起来,即忙向前叫声:“主公,待臣也去助一臂之力,以破明州兵献功。”秦王大喜。定方遂一马冲入阵去,把一条枪东挑西刺,直杀到上梁王阵里,这边张公瑾与沈法兴交战,史大奈连忙相助。只杀得沈法兴大汗直淋,恰好苏定方一马冲到,向沈法兴后心一枪,回身落马,定方便下马割取首级而去。那尉迟恭战住李子通,不上十余合,被尉迟恭的枪刺去,正中咽喉,翻身跌下马来,尉迟恭也便下马,割取首级而去。那程咬金与唐璧交战,唐璧虽做过山东节度使,怎当得这程咬金三斧头的厉害?第一斧砍来,就当不起。那程咬金不由分说,走上前去,把第二斧劈下来;扑通一声,劈个正着,便下马赶过来,割取唐壁首级而去。
那刘黑闼见此光景,大叫一声:“罢了,杀的杀了!降的降了!可怜数十万人马,只剩得五万有零,这番料难复仇。”遂领残兵回营而逃,不提防朱登从后追来,一枪刺去,正中刘黑闼后心,用身跌下马来。朱登上前,取了首级。可怜明州二十五万兵马,一时杀得天昏地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当下徐茂公鸣金收兵,众将纷纷回营,程咬金献上唐璧首级,尉迟恭献上李子通首级,朱登献上刘黑闼首级,苏定方献上沈法兴首级。其余众将,所献大将首级,不计其数。秦叔宝一一记明,上了功劳簿。秦王吩咐摆酒贺功,众皆大悦。
次日,秦王传旨,留尤俊达为鱼鳞关总乓官,副将金甲、童环佐之;又留刘洪基为黄金关总兵官,副将樊虎、连明佐之;两处分兵丁十万镇守。六将领旨,自行打点守关。秦王带领众将,随即班师,放炮三声,起兵就行,一路上好不得意。及到长安,专等次日入朝,此话不表。
这日,高祖驾坐早朝,百官朝拜毕,忽黄门官启奏:“秦王得胜,班师回朝,同众将午门候旨定夺。”高祖大喜,叫:“宣他进来。”秦王闻宣,来至金阶,朝拜毕,就把出兵事情,一一奏上,又将功劳簿呈上龙案,高祖道:“王儿平身。”将功劳簿细看一遍,龙心大悦。传旨宣徐茂公等三十七人见驾,众将闻宣,进朝朝见。山呼已毕,高祖龙颜大悦,说道:“朕有封浩一道。”着黄门官上殿宣读。黄门官领旨,上殿,念道:“圣旨到。”众将跪听宣读,诏曰:
朕闻有功必赏,尔诸将勤劳王事,赤心报国,今幸班师,宜享太平。所
有开国功勋,今当一一敕封。恩臣秦琼,临潼救驾,佐朕扫平宇内,特封护
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赐双锏,专打奸佞。尉迟恭单鞭救主,封为鄂
国公,赐鞭先打后奏。徐茂公封英国公;程咬金封鲁国公;魏征授兵部尚书;
朱登复姓伍,封开国公;苏定方封锡国公;马三保,段志贤、殷开山、刘洪
基、尤俊达五将,皆封为国公;其余众将,亦皆封总兵。故罗成赠越国公;
故刘文静赠太子太傅。建麒麟阁,表扬诸将功勋。钦此。
黄门官读诏毕,众将山呼万岁,叩头谢恩,高祖起驾回官,不表。
再说程咬金封了鲁国公,头载金幞头,双龙抢珠扎额,身穿大红蟒袍,腰系白玉带,脚踏粉底靴,摇摇摆摆,好不快活。当日朝廷就有旨意下来,命工部尚书,在府库中支出银一万两,起造麒麟阁,督同该管有司官员,即日兴工起造,钦限三月完工。那些有司官,唤齐各项匠人,不下数千名,纷纷起造。足足忙乱了三个月,完工复旨。早惊动了那长安的百姓,都称麒麟阁千古奇逢,难得看的。大家扶老携幼,男男女女,一齐来看,都沸沸扬扬的说道:“好齐整一个麒麟阁,你看四围一带,都是玛瑙石砌就的。四边亭柱,都是乌木紫檀。高有十丈,阁造三层。上铺琉璃碧瓦,四面雕龙画凤的纱窗,真个景致非凡。”这些百姓,人人道好,个个夸强,这且慢表。
再讲高祖闻麒麟阁完工,传旨摆齐銮驾,到来游玩。细细观看一遍,龙颜大悦。命秦王写一副对联,挂于阁上,写道:
双锏打成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
次日,高祖吩咐光禄寺摆宴阁上,命殷王、秦王、齐王,齐赴麒麟阁庆贺诸位功臣。兄弟三人,来到阁上,众将上前各各见礼已毕。那些众将,只与秦王说说笑笑,惟有殷齐二王,却无一人理他。咬金见了暗想:“这个狗头,一向大模大样,把我们众朋友百般欺侮,如今幸召高祖明白这个道理,把秦大哥的双锏与尉迟恭的单鞭,一齐御笔题诗在上,听他们专打朝中奸佞,不论王亲国戚,先打后奏。故此这两个狗头。好象哑巴子一般,不敢撒野。待我老程去耍他一耍,也好与罗兄弟的阴魂,出出怨气,有何不可?”未知程咬金如何戏耍二王,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