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的意义
《书目答问》中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的九条是三性的补充和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应该指出的是,善本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发展、更新。比如善本的时代下限,丁丙认为明本是善本;现在从书籍流传的实际出发,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