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黜免
诸葛宏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宏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宏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徙?”
诸葛厷在西晋时,年纪轻轻就有很好的名声,受到王夷甫的器重,当时的舆论也拿他和王夷甫相比。后来被他继母的亲族造谣中伤,诬蔑他是狂放叛逆。将要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时,他的朋友王夷甫等人来到囚车前和他告别,诸葛友问:“朝廷为什么流放我?”王夷甫说:“他们说你狂放悖逆。”诸葛厷说:“叛逆就应当斩首,狂放有什么可流放的呢!”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桓温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着江岸一路悲啼,直跟着船走了百多里也不肯离开,终于跳上了船,一上船就死去了。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开了。桓温听说这事大怒,下令革除了捉小猿的那个人。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殷浩被贬为庶人以后,住在信安县,一天到晚总是在半空中虚写字形。扬州人民怀念他的恩德,追随而来,偷偷地看他,原来只是写“咄咄怪事”这四个字。
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坐皆笑。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敕令免官。
桓温座上有个参军用筷子夹烝薤,一下子没能夹起来,同桌的人又不帮忙,而他还一直夹个不停,满座的人都笑起来。桓温说:“一起吃饭,尚且不能互相帮助,更何况遇到危急患难呢!”便下令罢了他们的官。
殷中军废后,恨简文曰:“上人箸百尺楼上,儋梯将去。”
中军将军殷浩罢官以后,埋怨简文帝说,说:“把人送到百尺高楼上,却把梯子搬走了。”
邓竟陵免官后赴山陵,过见大司马桓公。公问之曰:“卿何以更瘦?”邓曰:“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
竟陵太守邓遐罢官后去参加皇帝的葬礼时,拜见了大司马桓温,桓温问道:“你为什么更加消瘦了?”邓遐说:“我在叔达面前有愧,不能不因打破饭甑而遗憾。”
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太宰父子,可无后忧。”简文手答表曰:“所不忍言,况过于言?”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简文更答曰:“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桓公读诏,手战流汗,于此乃止。太宰父子,远徙新安。
桓温罢免了司马晞、司马综父子后,仍然上奏章说:“陛下应该割断私情,考虑长远之计。如果清除太宰父子,就可永除后患。”简文帝在奏章上亲手批示说:“我都不忍心这样说,何况所做的超过了所说的。”桓温又重新上奏章,言辞越发迫切。简文帝再批示说:“如果老天保佑我晋朝国运久长,就请阁下照我的话办;如果晋朝气数已尽,不如让位给你。”桓温读着诏书,害怕得手发抖、直流汗,这才停止上奏。太宰父子被流放到遥远的新安郡。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桓玄兵败以后,殷仲文回到都城,在大司马司马德文手下任咨议参军。他常常心神不定,再也不是往日的样子。大司马府的厅堂前有一棵老槐树,枝叶很萧条。一次,殷仲文因为逢着月初,与众人在厅堂中集会。他久久地看着老槐树,叹息说:“槐树如此萧疏,再也没有生机了!”
殷仲文既素有名望,自谓必当阿衡朝政。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及之郡,至富阳,慨然叹曰:“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殷仲文既一向很有名望,自认为一走会主持国政。忽然调任东阳太守,心里非常不平。当到郡上任,经过富阳时,感慨地叹息说:“看这里的山河地理形势,应当再出一个孙伯符。”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神仙传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