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巧蓺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箸葛巾角,低头拂棋,妙踰于帝。
弹棋最开始是从魏代后宫发明的,用梳妆的镜匣来游戏。魏文帝对这种游戏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弹起棋子,没有弹不中的。有位客人自称也能这样做,文帝就叫他试一试。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陵云台的楼台建造得十分精妙,建造之前都提前称过所有木材的重量,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都是相等的,然后才放筑台,因此四面重量精确到分毫不差。楼台虽然很高,风一来就会随风摇摆,但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楼台危险,又用别的大木头来支撑着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很多人则认为这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韦仲的书法造诣很高。魏明帝修建宫殿,想要挂一块牌匾,就派韦仲登上梯子去题匾。写完字下来后,鬓发全白了。因此,他告诫子孙不要再学习书法。
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宅遂空废。
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叔伯舅父,两个人感情不好。荀勖有一把价值百万的宝剑,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就模仿荀勖笔迹,写了一封信给他母亲要宝剑,于是偷拿去不再归还。荀勖知道是这件事是钟会干的,可是没有办法要回来,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了一千万修建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年。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氏兄弟进了门,见了父亲的遗像,禁不住悲痛,于是不再去住,大宅子就空置作废了。
羊长和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余蓺莫逮。
羊长和学识广博,擅长书法,能骑马射箭,长于下围棋。羊家后代多懂书法,可是射箭、下棋这些技能,却没有谁能赶上羊长和。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钞书亦钞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戴安道上门向范宣学习,他处处都在模仿范宣,范宣读书的时候,他也就跟着读书;范宣抄书的时候,他也抄书。唯独戴安道喜欢绘画,范宣认为画画没有什么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和精力。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之后,惊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因此也开始重视绘画。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
戴安道中年时画行像,画得非常精妙。庚道季看了他的画,对他说:“神像画得太俗气,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之情。”戴安道说:“只有务光才能避免受到你这样的评论啊。”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恺之给裴叔则画像,在他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他其中缘由,顾恺之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画这三根胡子这恰恰是刻画他的才识。”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比没有的时候要好上很多。
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北中郎将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座上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做用手交谈。
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顾恺之喜欢人物写生。他想画荆州刺史殷仲堪的画像,仲堪说:“我长得不好看,就不用麻烦你了。”顾恺之说:“你不过是因为眼睛的问题罢了。只要明显地画出瞳仁,用飞白笔法轻轻掠过上面,让它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一般。”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妙。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恺之画谢幼舆的像,把他画在山崖乱石中。别人问他其中缘由,顾恺之说:“谢幼舆自己说过:‘在一山一水间游乐的情趣,我比别人更深。’这样的人就该安置在山崖沟壑里。”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画人像,有的好几年了都没有把眼珠点上。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画作的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取决于眼珠。”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顾恺之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一个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但要画出一个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