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是使用涌吐的汤药,药已愈病就应停止服药,不必要服完一剂药。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症见胸中郁闷疼痛,想让人按压胸部,按后反而有痰涎唾出,腹泻一日十余次,脉象反迟,寸口脉微滑,这是实邪壅塞胸中,可用涌吐法治疗,吐后实邪得去,则腹泻就会停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宿食停滞在上脘的,应当用涌吐法治疗。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象突然现结的,这是实邪壅塞在胸中。由于实邪结于胸中,所以胸脘满闷、烦躁,想饮食却又吃不进东西,应当用吐法治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