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明通赋五
若比肩多,他强我弱,虽减耗,亦得其财。
不得均平,止三四分之一。
财逢羊刃以多伤,印见妻财而不破。
此亦同上文之义。
凡命:最忌羊刃,财格被破,印格被夺,官格冲怒。
只喜七然制之。阴刃力微无妨。
印见妻财,是贪财坏印之说也。
岁运又见,主破财伤妻,或因妻致讼。
若原无财星,或财星力微,岁运见之,稍轻。
惟官煞进生解劝,反得举荐成名。
食神遇果,无财则夭。身弱有财,重逢正印,亦凶。
制煞逢印,有冲则诛。命强无官,单逢七煞尤胜。
《喜忌》云:柱中七煞全逢,身弱极贫无地。是此义也。
三刑对冲横祸生,羊刃对合非殃至。
沐浴从生无家客,休囚见煞不埋人。
沐浴、休囚,皆身衰也。从生则泛,见煞则伤。
月下劫财主无财,喜煞无印而有获。
煞能制刃,印能化煞。化则不能制刃,故喜煞而去印。
暗中破印亲坏印,喜官无食以加封。
财能破印,官能生印。
有食则坏官生财,印愈受伤,故喜官而去食。
官煞混杂贱患兮,兄弟太多分散兮。
喜印无制能文,喜制无印能武。制印俱有,碌碌难成。
印能化煞,食能制煞。有化莫制。有制莫化。
制化太多,则煞无气,反为不吉。
羊刃全赖煞制,或化作印绶,如戊日午月之类。
是制化止用其一,皆能有成。
禄马背逐饥寒兮,财印相破括囊兮。
喜官带煞为权,爱煞带官为贵。官煞单见,琐琐不遂。
禄马背逐,财印相破,须官煞叠见,方能制比劫而生财,生印绶而化财。单见则力薄弱,岂能遂意?
枭印相杂宠辱兮,财马太多盗气兮。
喜身旺而为福,忌运弱以生灾。
偏正二印相杂,偏正二财俱有。
若身弱不能双成其生,并受其财,中间要分偏正强弱。
若偏印偏财强,身旺运强,骤然发福。正印正财亦然。
官禄克破夭死兮,库墓冲散无餐兮。
忌重破而无依,喜比肩而可救。
官,官星。禄,正禄。
如甲见辛寅,又见庚申,及巳与午之类,岁运再见,即夭。若身旺,有比肩,亦可作旺论。
又如,甲以丑为官库,要得未字冲开,用未不可见二丑。
有丑不可见二未。又忌丁丑、丁未,丁伤辛官之类。
见癸未、癸丑,癸水能制丁火。己丑、己未。己土能生辛官。
己为甲财,癸为甲印,丙为甲食,支干生旺无破者富贵。
稍见冲克,则减分数。冲克太甚,反为贫窘。
以上杂举财官印绶、食神伤官、官煞羊刃、比肩枭神。
相忌相须,相制相合,交互言之,看所用之神何如。
日於强弱如何。
经云:日主最宜健旺,用神不可损伤。斯言简而尽也。
劫财羊刃,切忌时逢。岁运并临,灾殃立至。
岁冲运则崩,运克岁则晦。
此下专论岁运。岁者,天之所盖,运者,地之所载。
岁运不可两相冲激,重则崩,轻则晦。命中最要相和,则天地亨泰,福禄自臻。
太岁冲运,其祸重;运克太岁,则祸轻。考《渊源,渊海》诸说,仅以运克岁为重,岁克运为轻,即日犯岁君之义也。验余命,行丁巳运,遇癸亥流年,癸伤丁亥冲巳,是岁冲运也。其年罢官丧母,受祸最惨,可以例观矣。
阴气终而阳气断,未死堪嗟。
阳数极而阴命追,不俎何待?
甲见辰,丙见未,戊见丑,庚见戌,壬见丑,为阳气极。
乙见戌,丁见丑巳,癸见未、辛见辰,为阴数终。岁运见之尤凶。
又云:乙辰、丁未、己丑、辛戌、亦是阴符来追,阳数先断,若止当生,四柱无害。最怕生既犯,岁运又见,立死。
又云:阴干遇阳极,为阴遇阳关;阳干在阴终,为阳遇阴关。身弱只力皆夭;身旺得比肩党助,则无害。
五行有救,当忧不忧;四时逢空,闻喜不喜。
言人命遇岁运之凶。以上冲克、气终、数极之类,如五行有救,则当忧不忧。四时逢空,是流年太岁遇吉神,却值空亡,则闻喜不喜。
或曰:甲忧庚,得乙可救;
春无土,不怕土为凶,不喜土为福之类。
《经》云:庚辛来伤甲乙,丙丁先见无危。
又云:春无土,夏无金,秋无木,冬无火是也。
以下有论妇人二十句,已引专论妇人门。故不重录。
是以阴阳罕测,不可一途而推;贵贱难分,要执两端而断。略究古圣之遗文,约以今贤之研详。
若遵此法参悟,鉴命庶无差忒。
此总结上文诸格之义。以上指出诸格,俱论前卷诸格下,故不详注。《喜忌篇加继善篇》,是从此赋变化而出,今人但知有此二篇,而不知有此赋。故录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