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论正官
正官者,乃甲见辛、乙见庚之例。阴阳配合,相制有用,成其道也。故正官为六格之首,止许一位,多则不宜。正官先看月令,然后方看其余。以五行之气,惟月令当时为最,况四柱各管年限,年管十五,失之太早,时管五十后,失之太迟。故只此月令为正,余格例此。甲日生酉月,乙生申巳,丙生子,丁生亥,戊生卯,己生寅,庚生午,辛生寅巳,壬生午未丑,癸生辰巳戌月,皆为正气。官星更天干透出,如甲见辛酉,乙见庚申之例,谓之支藏干透,余位不宜再见,又须日主健旺,得财印两扶,柱中不见伤煞,行运引至官乡,大富大贵命也。大忌刑冲破害、伤官七煞、贪合忘官、劫财分福,为破格。如甲生酉月,见卯为冲、酉为刑、午为破、戌为害、丙为合、乙为劫、丁为伤克、庚为混杂、须是官星纯一,五行和粹,方以正官论。若见前忌柱中,虽有物去之,亦不纯粹,若官星结局,又有财资扶,非行身旺地不发。官止一二,无财有印,身弱无妨,若四柱皆归背禄,宜推岁运向背财官旺地。何如?若财官满目,日主衰弱,不能负荷,徒劳无用,运至财煞旺乡,多染痨瘵,但有七煞行运复遇,便是徒流之命。又曰甲生酉月,辛金正禄,若见丁伤,支中无局,时引归衰败死绝之地,或有制合去之衰绝之火,岂能伤其旺禄。若时引官星临衰败死绝之位,反引丁火归生旺之乡或临煞地,降官失职,祸生无疑。时为归息之地,吉凶全在时消息。日主用神太盛,宜时以节制之;日主用神渐衰,宜时以补助之。柱中虽有凶神,时能节制,亦不能为祸。此看命之要法也。又曰甲生丑月,内有辛金,又值酉时,己是重犯,若天干复透辛多,更行西方,力不胜任,变官为鬼,旺处必倾,多致灾夭,须有合制方吉。若自身乘旺,如甲寅、乙卯等日,更有印生助,官星虽多亦不为害。甲生戌月,虽坐火库,若不成局,无党不能为害。又曰取官星不必专泥月令支辰,或月干,或年日时支干,只一处有,不曾损伤,皆可取用。故经云:明干有气明干取,明干无气暗中取。若明干无气,引归地支,或有助托,运行得地,亦不减月内官星之福。又曰凡论官星,略见一位食神坐实,便能损局,惟月令隐禄,见食却为三奇之贵。大要看官食虚实何如,若官星坐实,合神略虚,随官助贵;合神坐实,官星渐弱,官随合神,谓之贪合忘官。又曰正官格,要行印乡,即是逢官看印,柱中原有印随,官印轻重,日干强弱,以观所以之运,身弱印轻,要补其印,身旺官轻,要补其官,行伤官运即是背禄,行身旺运即是逐马。《三命铃》云:凡禄命身三等官,各禀五行,率以其性推之,如以金为官,职位清峻,多掌刑狱钱谷之任,决断明敏,遇行年太岁在丑为官库。若以木为官主,品秩清高,和俗守慎,遇行年太岁在未为官库。以火为官主,官序炎赫,为性猛烈,用刑惨酷,亦主发歇不常,遇行年太岁在戌为官库。以水为官主,职卑位下,级升序进,谦和得众,矜恤孤寡,亦有道性,遇行年太岁在辰为官库。以土为官主,官序稳当,难侵犯,厚重质直,法令分明,遇行年太岁在辰为官库。凡五行之官,各随其性则吉,若失其性,则主为官不久。西蜀知命者云:凡人年月日时,四干迭相,官印足者,主贵。历观大命,遇两印者颇多,如吕吉甫学士,壬申、己酉、丁巳、庚子,壬与己,庚与丁为官,壬与庚、己与丁为印。又云:看官星,有天官乡,取月干制岁干,如六甲年正月建丙寅,五月庚午,六月辛未,庚辛金能制甲木,戊癸即相带而行,甲癸人在午未,乙丙人在辰巳,丁戊人在寅卯,己庚人在戌亥,辛壬人在申酉,若人遇之,当食天禄,贵处朝伦。有地官乡,取月建制岁干,如岁干是甲乙,属木,七八月见申,属金,金能制木,甲乙人在申酉,丙丁人亥子,戊己人在寅卯,庚辛人在巳午,壬癸人在辰戌丑未,若人遇之,主早承休荫,官序易升。有真官乡,取命前三辰月干与命干合,如丙子人二月生,为命前三辰是辛卯,丙与辛合,故丙子二月生人为真官,中生之类,君子遇之,职居近侍,小人遇之,亦主富豪。如刘行素御史,丙子、辛卯、丙子、辛卯,正合此说。又云:术者以甲见辛为官,不知真五行克纳音为真官,此最紧福坤。干头自见官而得合者为上,有诸神来朝者最佳。如甲寅生,纳音水,得己亥,甲己为真土,是纳音见真五行克也。若不见太岁本干克,但于日月时上见乙庚亦是。若止见庚,谓之偏官,比之全者减力,又不见乙庚,止见乙巳、乙丑、乙酉,余位中多见申,不见申止得三五分力,余仿此。又如己酉、己卯见丁壬,壬子、壬午见乙庚,虽纳音见真五行克为官,奈本干同受克,故不作真官,而作真鬼断之,大小运流年逢之,灾尤重。此亦看官星者所当知。《喜忌篇》云:“五行正官,忌冲刑克破之官。”《五言》云:“有官要有印,无刑足可夸,不为金殿客,也作富豪家。”《秘诀》云:“官星重见,只作煞推,再至官乡,灾非难免,若是太多,制之为福。”古歌云:“正气官星用月支,喜逢财印到年时,破害冲空俱不犯,富贵双全报尔知。”又:“官星不可被刑冲,官煞同来吉变凶,化煞为官方是吉,化官为煞祸重重。”又“官星大抵要身强,身弱须求气旺方,印绶兼行财旺地,无冲伤破是荣昌。”又:“生月官星坐禄乡,日辰生旺福无疆,有财有印无伤破,年少成名坐玉堂。”又:“月逢正禄号真官,不犯刑伤禄最宽,日主兴隆名利显,运逢财印步金銮。”又:“印多官多为贵命,官旺身衰反为病,官多身旺化为财,财旺身衰贫病并。”又:“正官大抵要纯和,四柱无伤掇显科,时上喜逢财健旺,柱中欣见印生多。提纲独遇为真贵,年位重逄乃太多,别处若有煞来混,反为辛苦受奔波。”合诸说,观正官喜忌见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