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呼君为尔汝
东坡云:“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古之人心口一致,事从其真,虽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而言,不复顾忌,观《诗》、《书》所载可知矣。箕子陈《洪范》,对武王而汝之。《金縢》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尔三王,自称曰予。至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天保》报上之诗,曰:“天保定尔,俾尔戬縠”,《閟宫》颂君之诗,曰:“俾尔炽而昌”、“俾尔昌而炽”,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诸诗,皆呼王为尔。《大明》曰“上帝临女”,指武王也。《民劳》曰“王欲玉女”,指厉王也。至或称为小子,虽幽、厉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呜呼!三代之风俗,可复见乎?晋武公请命乎天子,其大夫赋《无衣》,所谓“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
苏东坡说:”大凡人们在一起互相称呼,认为对方尊贵就称之曰公,认为对方贤德就称之曰君,对方地位在他下边的人就称之曰尔、曰汝。即使是贵为王公,天下人表面上敬畏可是心里不服,就当面称君、称公,背后称尔称汝,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我认为这种论断并不全面,只是后代的风气如此罢了,古代的人心口如一,说话做事讲究朴质,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间,张口就说,不讲客套,不存在什么顾虑和忌讳,看看《 诗经》 、《 尚书》 中的记载就可了解了。箕子陈述《 洪范》 ,对武王说话就是称之曰汝。《 金滕》 是在以简策祝告鬼神,是周公求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父祖的祝辞,可是称呼他们曰尔三王,称呼自己曰子。至于说道:“假如尔(你们)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拿着璧与珪死去,等待尔(你们)的命令,假若尔(你们)不答应我的要求,那我就要把璧和硅抛掉。”大抵接近于做生意讲价钱求暗偿的口吻,《 天保》 是一篇臣下赞美周王的诗,曰“天保定尔,俾尔戬縠”,《 閟宫》 是一篇歌颂国君的诗,曰“俾尔炽而昌”、“俾尔昌而炽”,至于《 节南山》 、《 正月》 、《 板荡》 、《 卷阿》 、《 既醉》 、《瞻卬》 各篇诗作,皆直呼王曰尔。《 大明》 曰“上帝临女”, “女”指的是武王。《 民劳》曰“王欲玉女”, “女”指的是厉王。甚至于有时称之为小子,即使是象幽王、厉王那样的暴君,也坦然接受这种称呼而不生气。哎呀!三代时的纯朴风俗,还能出现于今天吗?晋武公向天子请命,他的大夫赋《 无衣》 之诗,所言“不如子之衣”, “子”也是指的周王,子为敬称,不同于尔汝,但称王用于后世亦罕见。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梁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