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坤动也刚
《坤》卦《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王弼云:“动之方正,不为邪也。”程伊川云:“坤道至柔,而其动则刚,动刚故应乾不违。”张横渠云:“柔亦有刚,静亦有动,但举一体,则有屈伸动静终始。”又云:“积大势成而然。”东坡云:“夫物非刚者能刚,惟柔者能刚尔。畜而不发,乃其极也,发之必决。”张葆光但以训六二之直。陈了翁云:“至柔至静,坤之至也。刚者道之功,方者静之德,柔刚静动,坤元之道之德也。”郭雍云:“坤虽以柔静为主,苟无方刚之德,不足以含洪光大。”诸家之说,率不外此,顷见临安退居庵僧昙莹云:“动者谓爻之变也,坤不动则已,动则阳刚见焉。在初为《复》,在二为《师》,在三为《谦》,自是以往皆刚也。”其说最为分明有理。
坤卦《文言》说:“坤是最柔和的,但动起来却很刚强.”王弼说;”变化就向正的方面发展,不会走向邪道。”程颐说;“坤的太身是最柔软的,但一变化却很刚强,因它一变就很刚强,所以能和乾卦相应。”张载说:“坤柔中有刚,静中有动,任举其中一体,都有曲和伸,动和静,终和始。”又说:“积累大势达到成熟才能如此。”苏东坡说:“一切享物,不是刚强的能刚强,而是柔弱的能刚强,积蓄力量而不发作,等达到极点,再一发作,定要冲决一切。”张葆光只用这句话函义解释六二爻的内容。陈了翁说:“至柔和至静,是神的极致。刚强是体的发动,方正是静的作用。柔和刚、静和动的辩证关系,就是坤元的体和用。”郭雍说:“坤虽然以柔和静为主体,但如果没有方和刚作用,就不能发扬光大。”诸家的说法,大概不出这几种。我最近见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退居庵僧人莹,他说:“动是指爻的变化、神不动就罢了,一动就出现阳刚。在初九是地雷复,在九二是地水师,在九三是地山谦,从此以后便都是阳刚。”这个说法最清楚和有道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神仙传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