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曹操唐庄宗
曹操在兖州,引兵东击陶谦于徐,而陈宫潜迎吕布为兖牧,郡县皆叛,赖程昱、荀彧之力,全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操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表为东平相。唐庄宗与梁人相持于河上,梁将王檀乘虚袭晋阳。城中无备,几陷者数四,赖安金全帅子弟击却之于内,石君立引昭义兵破之于外,晋阳获全。而庄宗以策非已出,金全等赏皆不行。操终有天下,庄宗虽能灭梁,旋踵残覆亡,考其行事,概可睹矣。
曹操率部在兖州驻扎的时候,曾经领兵往东到徐州攻打陶谦,可是陈宫暗地里迎来吕布作了兖州的地方长官,所统辖的郡县也都背叛了曹操,依靠程显、荀彧的力量,才保全了东阿、鄄城、范县三座县城等待曹操。曹操回来之后,双手捧定程昱的手,说:“要是没有您出力,找们就没有地方去了!”上表推荐他为东平国(亦即后世东平郡,治所在无盐,即今山东东平)之相。唐庄宗和梁朝军队在黄河边上互相争战,打得难分难解,梁朝大将王檀乘虚袭击晋阳(今山西太原)。城中没有准备,有多次几乎失陷,全仗着安金全率领子弟们在城内击退敌兵、石君立率领昭义节度使派来的军队在城外击破敌人,晋阳城才得以保全。可是唐庄宗因为计策不是自己制订的,对安金全等人的奖赏都没有施行。曹操终于统一了天下,庄宗尽管所能灭掉梁朝,可是转眼灭亡,考查他们平时的行为,就可大概看出端倪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辽史
- 陈书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