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有心避祸
有心于避祸,不若无心于任运,然有不可一概论者。董卓盗执国柄,筑坞于郿,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殊不知一败则扫地,岂容老于坞耶?公孙瓒据幽州,筑京于易地,以铁为门,楼橹千重,积谷三百万斛,以为足以待天下之变,殊不知梯冲舞于楼上,城岂可保耶?曹爽为司马懿所奏,桓范劝使举兵,爽不从,曰:“我不失作富家翁。”不知诛灭在旦暮耳,富可复得耶?张华相晋,当贾后之难不能退,少子以中台星坼,劝其逊位,华不从,曰:“天道玄远,不如静以待之。”竟为赵王伦所害。方事势不容发,而欲以静待,又可嗤也。他人无足言,华博物有识,亦暗于几事如此哉!
为躲避灾祸大动脑筋,倒不如漫不经心地听凭命运作安排,不过也有不能一概而论的情况。董卓盗掌国务大权,在那(今陕西眉县东北)修筑号称“万岁部’的城堡,积储了足用三十年的粮食,自称:“大事不成,守着这座城堡,也完全可以终生。”殊不知,即刻扫荡净尽财产,哪里容他老死。公孙珊占据幽州,在易(今河北雄县西北)修筑高丘。用铁造门,高台望楼千层,积存枚食三百万斜,以为足以应付天下之变,殊不知袁绍的云梯、冲车舞动在楼前、坚城怎能保守得住呢?曹爽被司马懿弹劾,桓范鼓动他发动兵变,曹爽不听,说:“我即使不行还可做个大富翁嘛。”岂不知满门抄斩就在眼前,富翁还能当得成吗?张华辅佐西晋任司空,当贾后在宫廷发动事变时不能辞官避祸,小儿子张题因中台星分裂,劝他让出官位,他不听,说:“天象的规律玄奥深远,不如静心等待。”终于被赵王司马伦所害。当情势万分紧迫时,却想静心等待,太可笑了。别人不必说,张华学识渊博,也对机密之事糊涂到这种程度吗?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