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晁错张汤
晁错为内史,言事辄听,幸倾九卿,及为御史大夫,权任出丞相右。张汤为御史,每朝奏事,国家用日旰,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汤。萧望之为御史,意轻丞相,遇之无礼。三人者,贤否虽不同,然均为非谊,各以他事至死,抑有以致之邪!
晁错作内史时,不论什么建议皇上都听从,宠幸超过了九卿;等到做了御史大夫,权力比丞相还大。张汤做御史时,谈及国家政事,常常由早朝奏到天晚,丞相只处在虚位上,天下的事都由张汤决定。萧望之做御史,心中轻视丞相,遇到丞相十分无礼。这三个人,贤良与否虽然不同,但其行为都是不合时宜的。他们各自因为其他的事导致身死,或许有招致这种结局的因素吧!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