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五臣注文选
东坡诋《五臣注文选》,以为荒陋。予观选中谢玄晖和王融诗云:“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正谓谢安、谢玄。安石于玄晖为远祖,以其为相,故曰宗衮。而李周翰注云:“宗衮谓王导,导与融同宗,言晋国临危,赖王导而破苻坚。牧谓谢玄,亦同破坚者。”夫以宗衮为王导固可笑,然犹以和王融之故,微为有说,至以导为与谢玄同破苻坚,乃是全不知有史策,而狂妄注书,所谓小儿强解事也。惟李善注得之。
苏东坡曾经指责过《五臣注文选》这本书,认为里面的内容实在是荒谬浅陋。我看了看,这本书里收录了谢玄晖唱和王融的一首诗,写的是:“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这句诗里说的正是谢安和谢玄。谢安是谢玄晖的远祖,又因为他是宰相,所以将他称作宗衮。但是李周翰却在注释中说:“宗衮是指王导。王导和王融同族,说的是东晋危在旦夕的时候,全都是依仗了王导才打败了前秦的苻坚,解除了国家的安全威胁。明牧指的是谢玄,他也参与了那次战役,和谢玄一起打败了苻坚。”我认为把宗衮误认为是王导固然可笑,但总算是谢玄晖唱和王融的诗,好歹是沾点边的,这种说法勉勉强强还是说得过去的。至于说王导和谢玄一起打败了苻坚,这就是完全不知道历史的人,竟然还狂妄地乱给书加以注解,简直就是小孩子逞强不懂装懂硬要向人家解释道理一样。纵观之下,只有李善的注释才是可取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